翻新时间:2023-03-23
第二册说“木叶”
填一填
师:名句填空:
,不尽长江滚滚来。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
师:什么是“落木”?
生:就是树叶。
师: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而用落木?
(生众说纷云)
师: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教专家给我们解答吧。(板书课题)
二、读一读
师:大家先用5秒钟的时间快速浏览全文
(生愕然、阅读)
师:来得及吗?
生:来不及。
师:为什么呢?
生1:文章太难。
师:难在哪?
生2:古诗词引用太多。
师:所以就有恐惧感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别的先放一放。第一步就来看这些诗句。请大家找出文中所有的诗句,划出来并比较一下,你最认可哪一句、为什么?
(生边读边划、然后讨论)
三、
议一议:
师;谁先说说?
生3:我最喜欢杜甫的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讲讲你的理由。
生3:这句诗对仗工整、意境悠远。诗人站在江边,听树叶萧然飘飘、看长江波涛滚滚,不由得感慨万千。
师:你估计他感慨什么呢?
生:时光流逝、自己岁月蹉跎一事无成,非常悲凉。
师:精彩!掌声鼓励!(掌声)
师:还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
生4:我,我认为“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一句写的好。诗人没有写秋叶的飘零,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秋风瑟瑟,树叶象海水一阵一阵荡漾着悲凉。
师:又是一首抒情诗!(学生自发鼓掌)
四、比一比:
师:19句都很精彩,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主题——为什么古人多说“木叶”,而很少用“树叶”入诗?
师:(投影表格)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完成表格。
(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师:大家基本上都填好了,大同小异,同桌间再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完成后,投影交流)
五、找一找:
师:这么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木叶”较“树叶”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生5: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师:这是其一,还有一个呢?
生5: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师;这两个艺术特征,我们不妨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3个字。
生(一番寻找、发现):暗示性。
师:我们大家一起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木叶”给我们的暗示,(轻念)班白的树干、枯黄欲落的树叶、冷风中瑟瑟飘零……
六、连一连:
师:这是一篇文化随笔,给我们谈了一点文艺理论,我们一起来念一下,文章第5节前3句。
(生念课文)
师: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
生6:绿色代表生命。
师:好,大家随便说说。
生7:鸽子代表和平。
生8:白色代表纯洁。
……
师:很好,还有几天就是母亲节了,我在网上找了几种花,你们会选哪种送给最亲爱的母亲呢?(投影图片:百合花、玫瑰花、康乃馨、君子兰)
生9:康乃馨
师:为什么选康乃馨?
生9:因为康乃馨表示最温馨的祝福、是送给母亲的最好礼物。
师:当然还有你的进步、你的成绩。
七、练一练:
师:在中国传统里还有许多物象,有相对稳定的暗示;但也有一些物象在不同的语境里表达的内容可能会不一样。最后请大家完成课本87页“练习2”(诗词3首“梅”意象的比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有一个好同桌
- 比我还“牛”的弟弟
- 一个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 今生因你“吃”狂
- 家有“雨男“
- 我的自画像
- 婆婆的白发
- 逃学威“龙”
- 我身边的怪人
- 默默奉献的园丁―老师
- 没有风度的女人
- 我的好友――韩青余
- 我的哥们儿“老块”
- 搞笑专家
- 我生命中的知己
- 关于国外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对我国的启示分析
- 关于中国保险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分析
-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创新议论
- 森林低碳经济的发展简论
- 中国的双重转型讨论
- 居民收入逆周期讨论
- 一个出口产品责任险的理赔案例研究试析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浅谈
- 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分析
- 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 科技如何支撑固原经济跨越式发展浅谈
- 研发团队异质性和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试论
- 新贸易主义下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分析
- 低碳视角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农业物流的发展路径分析
- 关于县级经济责任审计思考分析
-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 《一束鲜花》教学札记之一
- 《小猴过生日》听说材料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 《学画》教学设计之一
- “藏”中见真情 “ 找”中见品质
-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之一
-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 《啄木鸟和大树》教学设计之一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五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 《小猴过生日》学生作品之一
- 《学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水的脾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