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6
一线以串珠——《最后一课》 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最后一课》的每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中的背景。
第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思考。(15分钟)
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
(学生活动)
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30分钟)
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至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3、讨论,点拨。
作者为什么样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教师点拨: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评析]
作为中小学教材,《最后一课》在我国已大半个世纪的历史。
它的教学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
于是像许多名篇一样,在设计教案时往往让人翻来覆去,颇费踌躇。
但此教例很有个性特色。
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往作品“一点两线”(“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两个人物的思想发展线)这一艺术构思,开课便切入到一个主要人物身上,一线以串珠,相当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
讲析的角度好。教师变逐段讲析为选点突破,将选点突破设计成多角度透视。通过“韩麦尔”这个点,不仅立体地多侧面地透视到人物的方方面面,还透视到课文的人物塑造艺术、结构艺术,主题表达艺术。这又是一个角度的“一线以串珠”。
控制的角度好。教师设计的线条明晰,引导学生从三个侧面理解人物形象。对初一的孩子们来说,这叫适度。从教师把握的讨论内容看,具有相当的精度,从教学内容来看,有着较大的浓度。整个教例显得丰满、流畅,对“韩麦尔”的讨论联结着每一个教学步骤 ,这也是“一线以串珠”。
从此教例看来,名篇教学的最佳意境似乎应该是: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胆小的我
- 我们班的“怕痒大王”
- 骄傲的大树
- 我的妈妈
- 生态文明环保行动
- 春雨
- 狭路相逢,勇者胜—《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 我和我的同桌
- 家乡赞
- 我的家乡
- 我最喜欢的水果
- 数学中的一家子
- 买陀螺
- 快乐的“五一”
- 我给小队起个名
- 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 美国的民主政治与决策效率
- 试论信托制度在知识产权中的应用(1)论文
- 电视《体验》类节目创作谈
- 浅议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1)论文
- 庞薰?中西融合绘画艺术道路
- 效率违约的比较法研究(1)论文
- 艺术品网上商城建设解决方案
- 公民资格:西方民主的一种解读视角
- 论干部公开选拔制度与党管干部原则
- 关于人的本质
- 效率违约遏制论-以完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为线索(1)论文
- 夫妻忠诚协议分析-以法律关系为重心(1)论文
- 浅析专利权的滥用与反垄断(1)论文
-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问题研究(1)论文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 《四季》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 《影子》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片断及评析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案
- 《影子》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