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13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13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4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13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 No16.

第3 教时课题

《最后一课》

课型:新授

年级:初二

学科:语文

主备人:庞连平

备课时间:9、13

目的要求

1、了解写作背景;

2、掌握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初步理解文章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体会文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理解行动、心理描写的作用;

3、初步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阅读法,体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文,简介作者:

都德,法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是《小东西》。

《最后一课》代表了他小说创作的新境界。

二、检查预习:

1、注音:

挟 ( ) 祈祷( ) 惨( )白哽( )

2、解释词语 :

征发 思量 诧异 惨白

三、引导学生作了解性的阅读。

1、范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

2、讨论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理清小说的脉络,划分课文的结构

四、进行理解性阅读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讨论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教学步骤

①第一节的心理活动,刻画了小弗郎士的贪玩和不爱学习,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平时的严厉; “这些景象,比分词有趣多了”-------集中表现小弗郎士的幼稚。

②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有哪两处?有什么作用?

(两处:“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正反映出小弗郎士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点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③小弗郎士是不是非常贪玩呢?

明确:不是,“可我还能管得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是小弗郎士思想性格的基点,也是他能够觉悟的基础。

④第四节写布告牌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写“最后一课”做准备。

⑤讨论分析“两年来”“坏消息”、“挤”的作用。

明确:“两年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坏消息”指小弗郎士能感受到的普鲁士侵略带来的灾难;“挤”表现了人们对布告的关心,暗示了事件的重大。

3、小结第一部分内容。

通过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了小弗郎士的贪玩、幼稚、不爱学习、不懂事,可还能管得住自己,点明了“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暗示今天的气氛不同寻常。

4、讨论第一部分这样安排结构的作用。

明确:和后来小弗郎士思想性格的彻底转变形成强烈的对比,可以看到小弗郎士由幼稚变得成熟、懂事的发展过程。

五、继续进行理解性阅读,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

1、划分第二部分层次。

第一层(从“平常日子”到“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写上课前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

第二层(从“我看见这些情形”到“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写韩麦尔先生宣布上“最后一课”后,小弗郎士的悔恨和镇上人对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纪念。

第三层(从“我正想这些的时候”到“我真永远忘不了”),写“最后一课”的动人情景。

2、速读第一层。

3、讨论:为什么写平时上课的情景?

明确:“总”------平时上课喧闹的一贯性;

“也”------吵闹的声音很大。

------- 为写今天上课与往日的截然不同做对比,表明

教学步骤

今天的不同寻常。

4、随文指点讨论“偏”、“都”的作用。

明确:“偏”:表明事实跟所希望的相反,形成了对照。

“都”:和平时形成了对比。

5、体会韩麦尔先生的“踱来踱去”。(表明他内心活动剧烈,难以平静。)

6、体会“最使我吃惊”中“最”的作用。

明确:把这堂课的不寻常推到了极点。

7、归纳这一层。

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烘托“最后一课”的庄严、悲愤的气氛,表现了“最后一课”引起的学生、老师以及镇上人们的强烈震动和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

六、布置作业 :

1、阅读课文。

2、整理笔记。

3、作业 纸。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上 去得很晚 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幼稚、贪玩、

学 想别上学 天气、画眉、普鲁士兵 不爱学习、

路 还能管得住自己 跑 上气不接下气 不懂事、

上 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交代时代背景 还能管住自己

布告牌-------制造悬念

上 学生纪律

课 老师态度、穿戴 对照铺垫

前 听课对象

教后记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 No.17

第4教时

课题

《最后一课》

课型

新授

年级

初二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庞连平

备课时间

9、13

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些重点语句的含义;

2、继续深刻体会文章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语句的含义;

2、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几种描写方法及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体会语句的思想感情

分析法:分析一些语句的含义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简析几个句子的含义。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2、这些景象,比分词有趣多了;可我还能管得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3、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二、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11—16)

1、指名朗读第二层,注意体会人物的感情。

2、随文指点讨论“又柔和又严肃”、“我的孩子们”包含的感情,理解韩麦尔先生话的意思。

明确:“柔和”、“我的孩子们······”、“我的”-----包含对祖国、对同胞、对学生的无限深情;

“严肃”------包含对亡国的悲痛。

“最后一堂法语课”-------是抗议普鲁士统治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

3、讨论文章是怎样运用心理描写表现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巨大变化的。(让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万分难过”:(1)对敌人的恨;(2)对失去学习祖国语言机会的痛苦;(3)对过去不好好学习的懊悔。

教学步骤“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写出了小弗郎士对侵略者的恨。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段心理独白独立成段,并且加上“!”,有什么作用?--------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话在小弗郎士的感情上引起强烈的共鸣,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小弗郎士的爱国情、亡国恨一起被引发出来。

4、理解“最使我吃惊的,后面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一句中所体现出来的法国人的爱国情感:镇上那些人用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方式“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表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因为被剥夺了学习法语的权利,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祖国。这一举动,是阿尔萨斯和洛林人民真挚的爱国热情。

5、归纳分析第二层

明确: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普鲁士禁教法语,这是对法国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它促使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猛醒,激发了他学习法语的热情。

三、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三层(17—23)。

1、指名朗读这一层,注意体会思想感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奇迹传奇
千万别把草吃光
妈妈
我最敬佩的老师
美丽的誓言
钻石人
蓝色的幸福
调皮三人组
发言稿
天使翅精灵少女(五)打赌
妈妈,我为您骄傲
大方的“小气鬼”
虹猫
“足球迷”
温暖的背
网络传媒对司法影响的评价
CIBN互联网电视与加拿大新动力传媒战略合作
浅谈网络媒体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
“媒介即按摩”及其在网络时代的价值
浅谈网络传媒的影响
论新兴网络传播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十八大报告看新时期我国网络媒介发展策略
青少年网络社交行为的媒介环境分析
传媒转型中的互联网新特征与治理之道
浅谈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国有企业政治思想工作
逢低关注节能环保、文化、传媒、移动互联网
高校校园网络传媒的教育功能审视与价值管理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方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网络媒体的应用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微博媒介作用研究
伤仲永
木兰诗(教师中心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丑小鸭
爸爸的花儿落了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案
《黄河颂》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案:《化石吟》(教师中心稿)
木兰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读于漪《春》的教学设计有感(论坛精华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