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1
《诗两首》教案设计(《金色花》《纸船》)(教师中心稿)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图书馆和因特网,查找表现母爱的诗歌、文章或图片。
2、教师在备课前,也要搜集一些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教师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背景音乐)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了孩子对自己母亲真挚的爱。而冰心的《纸船》却借着一只小小的纸船寄托了对母亲至死不渝的爱,表达了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嗅 摩 衍 叠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妄弃 倘若
2、朗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教师放录音。
(2)学生各自练读。
(3)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诗歌(或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4)进行朗诵比赛,评出5名优胜者。
3、整体感受。
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一般不作限制。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明确: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所以他想瞒着妈妈,为妈妈做点事。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明确:不见了孩子,妈妈心中着急;见了孩子,妈妈高兴中带着点儿嗔怪。
4、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
明确:抒情总要借助于某种形象。中国自古就有叠纸船、纸鹤等寄托情思的传统,冰心因袭了这一做法,幻想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思念归去。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把不明白的地方说出来,寻求其他同学或老师的帮助。
五、拓展延伸
1、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表现母爱的诗歌、文章或图片,然后每小组选派一人到讲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组最有特色的诗歌、文章或图片。
2、教师补充一些重要的诗歌、文章或图片。
六、布置作业
1、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2、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无须花钱的事(洗脚、捶背等)。
【本教案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这是本教案设计重点之所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望星空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我望着万家灯火
- 望星空
- 我想飞
- 河边漫步
- 望星空
- 团结互助
- 河边漫步
- 望星空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 我望着万家灯火
- 让艺术回到它的本位
- 我国空间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 设计师数年设计生涯的经验之谈
- 大开间灵活性住宅初探
- 设计思维
- 美国建筑市场的准入特点
- 一个土建工程师应知道的数据
- 建筑业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
- 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及待遇分析
- 黑川纪章:共生
- 美国推行建筑节能的做法与启示
- 关于总平面图的一点小小心得
- 大学生毕业做技术员在工地该干些啥?
- 创新住宅的尝试
- 如何编写施工日志
- 《翠鸟》 教案1
- 《珍珠泉》 教师语录
- 《翠鸟》 作者简介
- 《翠鸟》 同步练笔 范文
- 《珍珠泉》 作者简介及作品介绍
- 《翠鸟》 写作指导
- 《翠鸟》 知识点精析
- 《翠鸟》重点字词梳理
- 《翠鸟》重点问题探究
- 《翠鸟》 美文
- 《翠鸟》 教案2
- 《翠鸟》 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翠鸟》 相关资料
- 《翠鸟》 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翠鸟》 知识扩展 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