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8
钱塘湖春行
一、教 学 目 的
1、知 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2、能 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 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诵读这首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二、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背景和作者介绍。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五)背诵这首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母亲
- 他也是好学生
- 我家的“和尚”
- 最熟悉的陌生人
- 我是男生
- 地震,她微笑面对
- 我和书的故事
- 我的妈妈
- 我的外号大全
- 公主日记
- 快速升级的滋味
- 咦?老妈变了!
- 故事书,一个快乐的见证
- 山楂
- 课间活动大锦集
- 音阶琶音练习的“宝典”
-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 新课程语文课的理想走向
- “低起点、多层次”教学尝试
- 妙趣横生的音阶练习
- 歪理正说
- 浅析常德方言声调中的轻声
- 过犹不及——浅析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
- 小提琴的练习曲与音阶
- 竞技体育如何大众化
- 扛声调
- 西周金文入韵字声调考察
- 徐州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应用型本科和声学教学探讨
-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 高二年级第二次作文讲评教案:《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讲评
- 故都的秋[站长推荐]
- 游褒禅山记
- 故都的秋
-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记忆、给我三天视力(教师中心稿)
- 《离骚》(节选)[新教材]教案
- 《故都的秋》(网络课教案)
- 《春江花月夜》
- 24《诗经》两首(教师中心稿)
- 诗词五首——《饮酒》《归园田居》《洞庭湖赠张丞相》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 窦娥冤
- 30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 《诗经》两首
- 鸿门宴、左忠毅公逸事、庖丁解牛、琵琶行(教师中心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