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读于漪《春》的教学设计有感(论坛精华帖)
近日读语文界的泰斗于漪老师教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案,感触颇深。我不但被于漪老师精湛的教学设计所折服,更为她在三次教学后记中体现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她不愧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散文,也是中学教学的传统篇目。如何能教出散文的特色,完成教学目标
,并每次教都教出新意,这是许多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于老师的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于老师第一次教《春》时,教学过程
设计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这一部分很能体现于漪老师的教学特色,那就是创设情境。于老师一开始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的图画,引导学生想象春的意境。然后复习回忆古代诗人描写春的佳句,有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第二部分,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这一部分于老师让学生比较两点,一是诗对春的描写与散文对春的描写的不同,二是学生观察的春与作者描写的春有什么不同?我想这时的学生已经开始开动脑筋思考了。
第三部分,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这部分内容是机械读课文,是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要点。
第四部分,讲读体会。这是教学的重点。于老师重点讲析本文在描写景物时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及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特点,边讲析边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正如于老师自己说的那样,讲析得有些过细,但对语言的品析,不如此做,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语言的妙处。在对语言的品析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的写文是很有帮助的。于老师也说“学生在习作上明显地进了一步,写景不是大而化之,笼笼统统,而是平时注意细致地观察,下笔具体得多,生动得多。”
第五部分,作业
1.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
2.写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题。
由作业
可以看出于老师教散文一是重视品析语言,一是学写。将学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自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教学的方向。
从于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于老师每一步的设计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在本课中于老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品析散文语言的能力,比较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应认真学习的。
在感受大师精彩的讲课后,我又读了她的三则教学后记。我的感受有两点。第一点:于老师每次教学后都对自己的教学认真总结,即使我们看来已经很完美的教案她也能给自己找出问题,这种善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没有坚持写课后记,写了也不够认真。不能及时总结自己,是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第二点,于老师每次教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进,而不是沿用旧教案,吃老本。这种不断追求进步,力争教出新意来的作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永无止境,大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功与奋斗
-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 狂风
- 给动物朋友的一封信
- 读书——我的最爱
- 班里的小事——“三八线”风波
- 舞蹈老师二三事
- 未来的某一天晚上
- 假如我会飞
- 春姑娘的脚步
- 坏蛋,我想对你说
- 我当了一回小老师
- 非常时期,非常努力
- 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 穿越时空的对话
- 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 内审在改制中的“六关注”与“六结合”
- 企业采购合同的审计审签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 关于效益审计的几个问题
- 浅谈管理审计
-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 浅谈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
-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殊性及降低风险的对策
- 深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要点
- 电子商务网站审计构想
- 浅论风险导向审计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 从涉诉审计业务谈如何避免诉讼风险
- 浅析当前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成因、对策及审计建议
-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刍议
- 《社戏》教学设计
- 《社戏》教学设计
- 茂腾腾的安塞活腾腾的鼓
- 《社戏》教学设计
- 《社戏》教学设计〔A〕
- 《社戏》教学设计
- 《社戏》教学设计
- 腰鼓简介
- 关于“安塞腰鼓”的新闻报道
- 《社戏》教学设计
- 《社戏》教学设计
- 《社戏》教学设计
- 《社戏》教学设计
- 《安塞腰鼓》有关资料
- 《社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