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8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事,课文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蛙冬眠的特点,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
教学理念:
依据课标精神,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学一提供充分的参与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精神,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读11个生字和2个偏旁,学写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投影仪,录音机,情境图,各种图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小雪花模型,有小雪花的语气说话)我是小雪花,小朋友们好,秋去冬来,我又回到你们身身边了,你们高兴吗?那你们愿意
和我一起到雪地里去玩吗?快看,我们到了!(出示情境图)
谁能说说你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学生看图描述)
(师用小雪花在图中飞舞演示)小雪花飘呀飘呀,飘在房子上,房子白了;飘在树枝上,树枝白了;飘在大地上,大地像铺白色的地毯。在这白茫茫的世界里,走来了几位小动物,大家看是谁来了?(师在情境图上贴上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图片。)
猜猜他们来干什么?(板书课题)
二、自主识字:
1、想知道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吗?打开书,看课文。说说,在读课文时,遇见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2、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自学生字:
(1)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找出藏在课文中的认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字,纠正字音。
(3)用投影出示所有生字,齐读。
(4)请你们来当小老师,提出容易读错的字,请同学们注意。
(5)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
(6)想办法把你不认识的字记下来,同桌间互相交流。
(7)汇报记字方法,提出不好记的字。
4、检测自学情况:用小雪花出示不注音的字,让生认读。
三、朗读感悟: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读,评价。
(1)师范读课文,同桌练读。
(2)指名读。A谁能勇敢地说,我读得好!B谁能诚实地说:我读得还不够好!
(3)齐读课文。
3、演示,感悟课文内容。
(1)师用图片在情境图中进行演示。(发出小动物的叫声,随之留下脚印。)
(2)汇报: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启发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到雪地里画画呢?(引发学生想象)
4、启发谈话,再读课文。
小动物们在雪地里跑来跪去,多开心呀,你们也喜欢下雪的天气吗?下雪后,你们的心情怎样?你们都干些什么?
(引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三次世界大战专用坦克—生化幽灵
- 今天我值周
- 小蜜蜂与小花儿
-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 情
- 情·沟通·连心桥
- 约束有时也是一种幸福
- 火星奇遇记
- 我和鸡蛋有个约会
- 改变后的双面女孩
- 惶恐不安的日子
- 童子、爸爸、故事
- 绚丽的湨河
- 小木偶变身记
- “别居”一格
- 藏头护尾及其他
- 轮椅上的“科学之舞”
-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农村女性的识字运动及其启示
- 我的习书历程
- 我国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 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分析
- “户外”精神
- 立文还需心先行
- 城市品牌的内涵及生成机理与成长路径研究
- 神秘的春生短命植物
- 小议书法艺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元素的融合
- “零录取率”的考试
- “大节定不亏”,又在心中回响
- 《斐多》――论灵魂不朽
- 《鼎湖山听泉》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 《悲壮的一幕》教学设计
-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 >教案
- 《三亚落日》
- 《夜晚的实验》
-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 《小镇的早晨》
-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 创设情景 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体会
- 黄河的主人
- 《田忌赛马》教案
- 《第十册练习2》
-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 《夜晚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