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雪》教学设计6

《雪》教学设计6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2

《雪》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炼、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

3、品味语言,理解本诗语言中的寓意。

4、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课文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情感,理解诗歌含义。

2、比较南方和北方雪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语言的品读,了解散文诗语言的精练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及其寓意。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2、有关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

1、查找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搜集鲁迅《野草》中的描写自然景致的诗篇,感受自然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

3、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

4、先自主学习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查字词典扫清语音、语义

障碍。再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

由各学习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畅谈对雪的感受。营造“雪”的氛围。(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前自主合作学习情况,对课文的熟知程度,便于教师对课堂学习预设的调整。)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情感。

2.教师放课文朗诵或范读课文。然后抽学生朗读。

3.由学生比较二者的优劣,体会散文诗的朗读方法。

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设计此问题是为了促成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三、问题探讨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散文诗的特点。分四个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第一小组:找出描写南方雪与北方雪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

(见板书)

②第二小组: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作

者是如何把它们统一在一个艺术整体之中的?

(江南的雪:优美。朔方的雪:壮美。作者虽然极写江南雪的美艳,孩童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思,且因雪罗汉的消融流露出对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但作者并不是沉迷于优美然而虚空的幻境中,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他真正向往的是壮美的现实战斗生活,渴望从自然的伟力中汲取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永葆战斗青春。所以,面对眼前的实景,他写道: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此一反先前温婉、缠绵的情凋,语气异常刚劲、果决,这不仅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摹写,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随后对飞腾的朔雪磅礴的气势、浩大的声威的酣畅淋漓的抒写,不也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写照吗?而朔雪的孤独,也映现出了此时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

③第三小组:你们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雪,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

(从对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就像他在一篇文章中说到的,“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④第四小组:作者对江南的雪及北方的雪的描绘,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允许学生有不同理解)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语言品读

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用了哪些修饰词,

你认为它就只是描写的自然界的雪吗?你认为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例如:用了“冰冷的”“坚硬的”修饰“雪花”,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

2、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读了这些,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体会?

(比喻、拟人、排比……只要学生能说出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能使文章生动形象、表意更加明白晓畅就行了,答案不求一致。)

五、延伸拓展

1、你认为本文语言是否有表意不简明的,如果有,该怎样改为好?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雪”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点评:

该教案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抓住了散文诗的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别人的经验来赏析诗歌,重在感悟和体味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透过凝炼的、跳跃的、模糊的诗歌语言去把握其深刻的含义。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都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拓展延伸部分进行同题写作,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的学习方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天球的命运(科幻作文)
小松鼠上学
我想有个家
太空漫游
蚁城历险记
熊宝宝荷包蛋
种子
突出地海边境(海底世界背景故事第2集)
城市大转移
我上班的第一天
未来的汽车
宇宙危机
亮亮的科幻作文
可怜的小鸡
未来宇宙
数字技术在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的应用
基于流量特征的P2P流媒体流量识别的方法
广播电视检测技术分析
地市级广播电台制播分离模式浅析
光子晶体光纤中光场分布研究
传媒品牌形象建立与传播方法分析
微信朋友圈广告探讨
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的构建方法探讨
新闻播音的客观限制与主观选择
IP多播技术在转播台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电视节目制作评估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
体育视频新闻报道中的移动视频客户端作用研究
硬盘播控系统关键设备故障与对策
我国现代电视播出系统的维护与监管探讨
无为县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洗马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克市十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桐城二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芜湖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仪征市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百神庙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66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66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潘黄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克十三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怀宁县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保沙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克拉玛依市十三中11-12学年八年级基础知识大赛语文试题
克拉玛依13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