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1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
1、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和特点。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学习作者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
3、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描写。
【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
一、对歌欣赏,激趣引入
播放《刘三姐》片段。
在我们国家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民歌。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有的用歌唱来传授知识,据说,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许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别的尊敬。今天,就让我们去参加“云南的歌会”,了解云南的民歌!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面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朗读。其余学生听读、熟悉课文,注意字音。
2、 学生浏览课文,思考:沈从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可以在哪种场合欣赏到歌会?)
3、假如你作为一名游客来到了云南,根据课文的介绍,你喜欢参加哪一种歌会?为什么?(结合语段相关内容回答)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是完成目标1、3,通过朗读、体验、交流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三、精读“山路漫歌”,学习语言描写
1、 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 默读第4段,圈点勾画好词好句,并与同学分享。
教师示例:
3、3、本段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完成目标2,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会相互交流表达,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赏析能力,并积累优美词句,学会阅读)
四、借鉴运用,仿写句子。(机动)
“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把句中的“云雀”换成其他动物,仿写句子。
(设计目的:模仿借鉴课文语言句式,从句子模仿开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五、作业
运用本节课精读“山路漫歌”的阅读方法,阅读“山野对歌”和“村寨传歌”。
(设计目的:学以致用,学方法用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祝福自己
- 快乐的一天
- 堆雪人
- 捉蜻蜓
- 吃牛排
- 小白羊和小黑羊
- 送伞
- 心情复杂的一天
- 小白羊和小黑羊
- 堆雪人
- 谁偷吃了苹果
- 大海
- 狐狸的谎言
- 钓鱼
- 小鸡和小鸭
- 保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是教师的首要职责
- 碧海银帆幼教云平台简介
- 懂玩 会玩 知道孩子在玩
- 棋牌游戏,不错的选择
- “我是守规矩的”
- 换谁去亲子部
- 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发展与教育支持策略
- 跨文化交际学视角下的赛珍珠儿童故事《于兰》
- 过度保护弊大于利
- 从几百篇日记到一本书
- 毛姆长篇小说的乌托邦情结
-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 “我想去走廊上玩”
- 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教育活动
- 通过表演游戏促进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学习与发展
- 难忘的一课教学片段赏析教学反思
- 农业的变化真大啊
- 23*难忘的一课相关知识教学反思
- 23*难忘的一课练习二教学反思
- 23*难忘的一课练习一教学反思
- ---口语交际
- 假如
- 23*难忘的一课教案二教学反思
- 蓝色的树叶
- 难忘的一课-极品教案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
- >教学设计
- 15、教学设计
- 23*难忘的一课教案一教学反思
- 台湾的“光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