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正音正字,补充解词
1.正音正字。(略)
2.补充解词:因地制宜 标本 败笔 重峦叠嶂 俯仰生姿 珠光宝气 闲适 明艳照眼
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文章可分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第二段(3~9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第三段(10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提问: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答问,明确:总印象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过”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
2.词义辨析。
(1)“其他地方”指哪些地方(指苏州以外)
(2)标本、标志、标准。这里有“范本”之意;标志,记号;标准,规范、衡量事物的准则。
(3)鉴赏、观赏、欣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观赏指观看欣赏;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文中选用“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不只是观看,玩赏,还要作分析、评价。
3.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学生答问,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处处入画”(学生划出书中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3~6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7~9自然段)的小处埋下伏笔。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4.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明确: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的价值。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便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5.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略加点拨。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五、讲析第二部分
1.提问:第二段可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学生答问,明确:第二段可分两层。第一层(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2.讲析第一层(3~6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
①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②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3)指导分析第4自然段。
①指明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4)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②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③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明确: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如二、三句即是描写,后面的“古老”“盘曲磷峋”“满眼的珠光宝气”等也是描写性的。这些描写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是议论,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齐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并概括段意:说明苏州园林层次多、景致深的特点。
②分析:第6自然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深了”紧密呼应。
3.指导分析第二层(7~9自然段)。
①齐读第二层。
②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具体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学生答问。明确:上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第7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这一层出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③讨论第7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明确: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④小结第二段:这一段紧紧围绕第一段提出的说明中心,进行了具体说明,是全文的主体和重点。
六、讲析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1.提问:这段文字是否多余?学生答问。明确: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
2.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并体味文意。
七、总结课文。
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众生相
- 特别的我
- 妈妈的愿望指数
- 我的好伙伴
- 我真聪明
- 外婆是个“和事佬”
- 令人尊敬的老师
- “爱上网”的爸爸
- 黄丽丽
- 我为什么像女生
- 特雷西·麦格雷迪的风采
- 我的奶奶
- “美食聚集地—我的脸”
- 偶的“淘气鬼”朋友
- 我的好朋友——吴淑怡
- 如何做合格大学生干部心得体会
- 大学生活感想文章
- 2011三提升心得体会
- 如何提高中层管理者执行力
- 清明节心得体会作文
- 2011年银行合规教育心得体会
-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 清明节扫墓心得体会
- 推进创新农产化经营体制思考体会
- 钳工实训报告范文3000字
- 如何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 清明下乡心得体会
- 三提升心得体会
- 清明节祭祀心得体会
- 2011年三提升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 多媒体技巧在“微积分”教学中实践后的思考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 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幼儿师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 中学数学素质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 关于小学生学习情感障碍探析及应对策略
- 小学数学有效实行探究学习的运作方略
-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谈常见效用函数下临界保费的盘算
-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 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试析幼儿教师对工作不满意的六大心理表现
- 多元叙事法——论一种便捷有效的成长性小组辅导法
- 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索
- 试析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的特点与干预
- 关于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优化高中学校教学
- 信客
- 纪念刘和珍君
- 《中国石拱桥》
- 苏州园林
- 《曹刿论战》
- 小石潭记
- 渔夫的故事
- 《与朱元思书》
- 中国石拱桥
- 《乡愁诗两首》
- 我的母亲
- 信客
- 20.邓稼先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