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现代诗三首 色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寓抽象于形象的写法;富有哲理性的诗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丰富的想像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价值的重视。
(四)美育渗透点
欣赏诗中表现出的文学美和图画的色彩美以及这首哲理诗意蕴深广的美。
二、学法引导
运用学习前面几首诗的方法自读本诗,通过质疑讨论,解读全诗。在此基础上迁移创新。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重点: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2.难点:富抽象于形象的写法。
3.疑点:富有哲理性诗句的含义。
4.解决方法:讲解、思考辩论。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揣摩本诗的感情基调。
2.讨论、理解全诗。
3.迁移创新、拓展阅读(见随堂练习)。
4.播放舒缓怡人的音乐,找一名音质醇美的女同学朗读三位诗人的其他作品。
导语 在闻一多短暂的一生里,他完成了诗人、学者、战士的人生三部曲,“学者”的闻一多历时最长,费力最多,可以说是他毕生的心血所系;“战士”的闻一多完成了他的生命也夺去了他的生命,如他生命的最后闪光,明亮而短暂。现在我们面对的是诗人的闻一多,这是学者的闻一多和战士的闻一多的生长基础,是他青春热情奔流得最旺盛时的花朵。闻一多诗数量不多,但它在中国新诗史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诗人寓抽象于形象的写法。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勾画字词
赐cì 帧zhèng(旧读) 溺nì
帧:量词,幅(用于字画等)
2.大声朗颂,领悟诗的思想内涵。
3.提问:闻一多在美国是专攻绘画的,但这首诗不是讲的绘画技巧,他是用绘画理论解释了什么?
用绘画理论解释了生命的意义,是很新颖的。
(三)教学过程
1.提问:诗是对生命的探求。诗人在三重关系中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与色彩、色彩与意义、生命与意义。诗人认为,生命自身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作者认为,它“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同学们,如何让这张白纸有价值呢?
画上美丽的色彩。
2.提问:如何让我们的生命有价值呢?
明确:要有具体的生活现象。
生命的意义存在于现象之中,正是因为有了各种生活的现象,才使生命具有了具体的内涵,而生活的现象就是直观中的各种色彩。
3.提问:作者用哪些色彩让人们去思考人生意义的?
由生活中的各处色彩,通过人的直感与直觉,人才具有了各种精神上的感受。
绿色是新生的象征,使人类具有了发展的观念与追求发展的欲望。
红色是热色,使人感到精神振奋,产生了各种热烈的情感。
黄色是极亮的色彩,它代表了人类的忠义观念,像赤诚的心,坦白无私,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出来。
蓝色是柔和的、平静的,具有高洁的意义,能净化人的灵魂。
粉红色是娇嫩美艳的,是蓓蕾的花色,会越变越鲜艳美丽,故使人充满希望。
灰白色是灰暗而又清淡的,能使人产生悲哀的感觉。
黑色使人感到心情沉重、绝望,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4.提问:以上形象的描写离含了什么哲理?
人除了直感直觉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生活内容,但这直感直觉中的各种色彩却给人以各种精神启示,因而生命也就具有了自身的精神内涵。
5.提问:你最欣赏本诗的哪些诗句?
诗人说,“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这样,诗人便把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活精神价值的重视统一了起来。他不是仅仅爱一种抽象的人生观念,也不仅仅把生活现象当作毫无精神内涵的空洞的东西,而是通过对具体生活现象的热爱,感受生活的精神意义。作者的这几句诗很有哲理,值得欣赏品味。
6.提问:本诗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价值的重视。
7.提问:写作特色是什么?
寓抽象于形象,赋予生命不同色彩,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
八、布置作业
《色彩》中生命的“色彩”包含什么哲理意味?诗人丰富的想像力主要表现在哪些诗句中?
九、板书设计
色 彩
闻一多
十、随堂练习
1.本诗中,作者以积极的进取精神勾画生命,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对生命还有哪些认识?
2.你还能说出哪些色彩的象征意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儿童节,我真快乐
- 贪吃
- 六月一日
- 爸爸的诗
- 去生态示范园
- 儿童节去公园玩
- 夏日·童年·蝉鸣
- 峨眉山览胜
- 一件让我深感后悔的事
- 参观生态示范园区
- 诚实是宝
- 我喜爱的乒乓球动员-马琳
- 第一次骑自行车去远方
- 六一游
- 魔术云
- 发挥内审职能作用 保障央行稳健运行
- 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学界几个问题的思考
- 原型与汉字
- 试论现代社会经济特征下的企业财务审计
- “语法化”问题
- 追求最好的企业管制
- 论汉字的文化学价值
- 论民营企业管理审计的应用基础
- 叙事的生命冲动
-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缘起
- 论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 浅议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与实现
- 我国汉字识别研究的新进展
- 抓住文本品析语言
- 体现“自主”的阅读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例
- 《阿长与〈山海经〉》的艺术魅力
- 《亲爱的爸爸妈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山海经》简介
- 祝福,难忘的长妈妈──析《阿长与〈山海经〉》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阿长与〈山海经〉》有关资料
-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
- 做一名语文老师真幸福──看《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课光碟后的教学反思
- 在兴味盎然的阅读中有所得──《亲爱的爸爸妈妈》之教学一例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