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台阶》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 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九亿农民。关心国事就不能不了解一下中国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今天,我们所学的《台阶》就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二、整体把握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2、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钱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不自在,他衰老了,累垮了。
4、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台阶)“文眼”是什么?(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三、研读赏析
1、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2、“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小说用第一人称写,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动作、表情表现思想(以形写神),
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家羡慕。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时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2)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3)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说明台阶低。
4)写父亲的脚板,写出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
4、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5、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四、比较《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之处。
同: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异:《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则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最后的辉煌》有感
- 参观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展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有泪你就哭声吧
- 藕
- 风雨不误的邮递员
- 圣诞老人,谢谢您
- 快乐学习
- 家乡变了
- 续写《狐假虎威》
- 爷爷,开空调吧!
- 球场上的朋友
- 我的愿望
- 童年的幻想
- 男老师的泪
- 浅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 试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防治研究
- 试论当代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浅谈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
- 简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 简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思考
- 试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
- 试析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社会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 试析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浅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与探讨
- 简析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 试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策略
- 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拓展
- 试析自我概念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 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
- 《小石潭记》有关资料
-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 《小石潭记》资料
- 柳宗元的人与文
- 写山水游记的高手柳宗元
- 柳宗元的散文
- 《小石潭记》赏析
- 柳宗元诗文作品分类
- 《小石潭记》赏析
- 察其微,状其物,传其神──《小石潭记》的赏析
-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诗词曲五首》课堂教学实录
- 《小石潭记》美点寻踪
- 《小石潭记》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洁净有力 精妙细腻──聚焦《小石潭记》的写景艺术
-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