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
翻新时间:2015-12-1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和边塞诗。
2.掌握诗歌朗读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理解诗歌的内容。
4.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听读、译读、品读、比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引标:学生说说有关雪和送别的诗句、谚语或俗语
二.展标: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学习目标
三.达标:
(一)了解作者:教师投影作者资料
(二)听读--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
(三)译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解题。
2.学生朗读诗歌,并根据题解划分层次。
3.男女生分别朗读诗歌的两部分,并在小组内讨论诗歌大意,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难懂的诗句。
(四)品读--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佳句
1.教师抽生朗读全诗。
2.学生小组内讨论自己认为诗歌中写的最好的句子,在班上发言它的好处。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中两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会诗歌的意境,上句体现了边塞诗的豪放风格,下句体现了送别的惆怅心情。
(五)比读--体会边塞诗
1.教师出示边塞诗的有关资料,学生朗读。
2.再出示两首有代表性的边塞诗。
3.学生讨论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四.测标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几道本课的练习,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师生小结:
1.说说有关边塞诗的知识。
2.总结如何鉴赏诗歌佳句。
板书设计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咏雪图:忽如 梨花--豪放
送别图:不见 空留--惆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儿童节
- 比美
- 第一场大雪
- 春雨
- 卷笔刀
- 日记一则
- 闪光的蝴蝶结
- 记一次难忘的拔河比赛
- 日记一则
- 我的一家
- 音乐喷泉
- 小白狗的故事
- 未来的汽车
- “六一”儿童节
- 游牡丹园
- 制度、体制、隐性规则与政治人
- 论微电影在广告中的运用
- 民法中的水权制度(1)论文
-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 影视广告中的情感体现
- “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下)
- 软件的质量责任(1)论文
- 关于行政救济制度的法律检讨
- 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解读
- 以人权为核心度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 金山游戏发力影视娱乐营销
- 影视剧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传播学视野
- 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 论美术设计与电影艺术的内在关联性
- 采访权和人格权的冲突与平衡(1)论文
-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一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十一(第一课时)
- 《司马光》教学一得
- 《司马光》片段
- 《乌鸦喝水》教案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偶得
- 《司马光》教学实录之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司马光》教学一得1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司马光》片段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