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1.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2.理解每首诗歌和散曲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3.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4.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三、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四、边读边分析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即”写作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辕门。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 “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五、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爱好
- 牙齿的诉说
- 梦
- 拔草比赛
- 我的妈吗
- 缩头乌龟
- 新学期的打算
- 变色的草地
- 这就是我
- 愉快的中秋节
- 我们三(3)班的校园生活
- 我们的数学老师
- 我进了一趟“地府”
- 难忘的中秋节
- 精灵村奇遇记
-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
- 商标权权利用尽原则与平行进口问题研究/滕之杰民法论文(1)
- 商务英语函电在外贸活动中的问题
-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确定
- 论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功能翻译理论
- 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达与读者
- 论我国部门预算制度的效率缺陷
- “模仿秀”与表演者权之法律探讨民法论文(1)
- 编制地方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二元结构下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 加入WTO对黑龙江省财政税收的影响及对策
- 研究英语定语从句状语化及翻译
-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 《匆匆》(两课时)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一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反思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丑小鸭》
- 《称赞》教学反思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三
- 《坐井观天》课程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