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1.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2.理解每首诗歌和散曲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3.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4.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三、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四、边读边分析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即”写作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辕门。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 “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五、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当一天“家长”
- 家乡的土地
- 阿Q新传
- 精神救助
- 秋天的校园
- 土地
- 意外的收获
- 我与土地
- 阿Q新传
- 责任
- 土地和大海
- 永垂不朽的精神
- 相遇在梦想与现实的轨迹中
- 阿Q新传
- 尝试——当一回凯伦
- 古代景观设计造景手法
- 小区景驳岸设计三原则
- 景观行业的转变与创新
- 关于建筑史的一些思考
- 浅谈园林植物的色彩艺术
- 小学校园环境设计
- 城市绿化中的几个观念误区
- 城市道路绿化技巧
- 新加坡国家级规划建筑大师眼中的规划设计
- 风水看厦门的城市规划
- 居家经典配色方案
- 姑苏水陆盘门 浓缩江南之“秀”
- 关于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 建筑照明设计
- 室内空间的知觉与表现
-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秋天•秋天
- 《夜莺的歌声》整体阅读感知
-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意思
-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夜莺的歌声》趣闻故事
-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梳理
- 《夜莺的歌声》重点问题探究
- 《夜莺的歌声》重点字词意思
-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鸡毛信的故事
- 《夜莺的歌声》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小英雄雨来》重点问题探究
- 《小英雄雨来》相关资料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 《夜莺的歌声》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