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我的母亲》教案设计8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容,丰富文化素养。
二、德育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延伸拓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包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的话题,同学们一定还会记得我们小时侯经常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请同学们再唱一遍。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再一次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二、胡适简介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祥。
质问:依据事实问清楚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2、学生自由阅读,批注文章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1)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2)勾画出文章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以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了什么?
4、学生通读全文,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深层的内涵和写作方法。
1、学生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章,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好象与课文内容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以外,还花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3、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的母亲管束我很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为什么说她是“严父”?
(3)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忍的地步,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的侮辱。
通过以上这些事,表现了母亲以下的品行: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对我严格要求,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话伤人感情。
五、拓展延伸:
1、从你的阅读积累或生活积累中将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2、母亲节快到了,你讲给母亲送一件怎样的礼物呢?为什么?
3、代表胡适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母亲
- 春悟
- 妈妈,您听我说
- 剪不断的“脐带”
- 我的春天
- 道不尽的母爱
- 春天的素描
- 道不尽的母爱
- 妈妈,您听我说
- 妈妈,您听我说
- 珍惜幸福
- 母爱
- 拥抱春天
- 我最喜欢春
- 春天的声音
- 地下铁道列车运行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缩短地铁列车编组长度对降低车站造价作用不大
-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衔接的研究
- 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新思路
-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相关参数的确定
- 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
- 从政治参与的角度看我国今后的政治发展
- 政治人类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探析
- 交流传动车辆电气制动综述
- 盾构隧道基础上修建三条平行隧道
- 关于“社会政治”的一般理论
- 上海地铁车站的防水现状及改进措施
- 对硬岩地层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认识与思考
- 同步数字传输自愈网及其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 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高架轨道梁桥设计
- 《牧场之国》范文习作
- 《牧场之国》美文欣赏 故都的秋
- 《牧场之国》写作背景
- 《牧场之国》写作指导
- 《牧场之国》相关知识
- 《牧场之国》趣闻故事
- 《牧场之国》训练素材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意思
- 《牧场之国》考点练兵 阅读篇
- 《牧场之国》整体阅读感知
-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四
- 《牧场之国》阅读提示
- 《牧场之国》美文欣赏 六月荷塘
- 《牧场之国》考点练兵 积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