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现代诗三首 纸船——寄母亲

现代诗三首 纸船——寄母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1

现代诗三首 纸船——寄母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母亲的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

二、学法引导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母女之间的深深的情感。

2.难点:托物寓情的写法。

3.疑点:诗的第三节。

4.解决方法:讲解,辩论。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以此作背景,范读诗歌。

2.读诗歌,总结诗歌内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

3.让学生折纸鹤,折纸船,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

七、教学步骤

导语 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这首诗。

(一)明确目标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生字

叠dié 抛pāo

生词

天风:大自然之风。

吹卷:吹动翻卷。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例:无端生事。

至爱:至,极;最。例:欢迎之至。至爱:最爱。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三)总结、扩展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思念母亲的心情。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八月十七日,她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

国留学,在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了这首诗。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的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亲、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见到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2.提问:这首诗分三节,每节写的是什么?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童真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废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诗的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可见她这种强烈诚挚的愿望。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纸船。如果说这一现象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3.提问:这首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①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②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③诗以洁白无瑕而轻盈的纸船作为寄托物,有利于想像的展开。④诗是自由体,但感情的潮水自由翻腾,风格质朴、委婉。

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1)

2.折一纸船或纸鹤或写一首小诗交上来。

九、板书设计

纸船——寄母亲

冰 心

十、随堂练习

繁星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思考题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3.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答案

1.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哭了
妈妈,我想对您说
叶战
老师
爸爸真辛苦
我家的淘气鬼
我发现我长大了
开心果
那一夜,我很凉快
造诣非凡
母爱深深
爷爷,您回来吧!
我的家
感恩父母
我的表妹
关于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生态缺失探析
试论大学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
关于中外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比较及启示
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民办高校筹资问题研究
探讨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职场化模式构建
试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校生物化学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究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课人文精神内化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试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方法
浅谈自组织理论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关于构建高等学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探讨
关于应试教育冲击下的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关于高职院校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维修管理
《风娃娃》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一)
《司马光》教学设计5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
《司马光》教学设计7
《司马光》教学设计5
美丽的小路(一)
《习作二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6
美丽的小路(二)
《两只鸟蛋》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2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
失物招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