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设计3
翻新时间:2023-05-15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3
指导思想:
1、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因“势”而“导”,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2、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内引外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自然延伸、扩展,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
1、本文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都与“象征”有关,因而,必须学习、理解、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运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练习。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以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及其象征意义为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
3、围绕象征手法,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
教学要点:
1、激趣、导入 ,出示《白杨树》挂图;
①学生口述白杨树的外形及其气质,包括枝、叶、干的色泽、形态;
②学生展开丰富联想,由白杨树联想到人,联想到人的某种精神品质;
③引出茅盾的《白杨礼赞》
2、作品背景介绍,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辅垫。
3、学习课文:
①第一次读课文。先由两位学生朗读,然后教师正音,要求学生疏通字词,读通长句。
②第二次读课文。由朗读能力较强的两位学生读。解决以下问题:
a.作者对白杨树是怎样一种感情(即解题)
b.文中几次直接表达了这种感情,学生在书中找到并做上记号
③第三次读课文,重点导读4、5、6自然段。理解作者为什么对白杨树有这种感情,为什么作者说白杨树是“极普通的”,“然而”“是不平凡的”。
④第四次读课文,重点阅读7、8自然段。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对于白杨树的“力求上进”的精神特质,作者是由哪些方面联想到的。
4、教师小结象征手法的特点
5、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训练。
①你以为在新时代“白杨”可以象征哪种精神、哪类人?
②口头描述门、梅的外形并由此产生的联想。
③任选一种事物,先口述其外形特点,展开联想,最后用象征手法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中的榜样
- 家长会后
- 素质大赛体会
- 奇妙的海底世界
- 一件难忘的事
- 教师节畅想
- 假如我是糖果大王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看海
- 书,进步的阶梯
- 辣椒岛看日出
- 游防城港
- 校外生活真精彩
- 懒惰的下场
- 我学会了冲潮汕功夫茶
- 采矿作业中采矿工艺技术的应用
- 五保户病人的生前身后
- 高色温录制中的色温平衡
- 2014年传媒创新报告发布
- 老虎苍蝇一起打
- 行业新闻写作“六忌”
- 奏响农业科技的音符
- 美国 羚羊谷
- 日内瓦的钟表之源
- 传统媒体实现融合发展的着力点
- 执拗:粟裕与陈毅(之五)
- 凡尔赛宫的一场盛宴
- 逆向观察:让新闻出新出彩
- 校长黄明芳和她的民办小学
- 被创造的与被消灭的
-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 关注课堂生成:一切从“零”开始──教《祖父的园子》有感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 《儿童诗两首》课文原文
- 《童年的发现》教后记
- 课文:祖父的园子
- 课文:童年的发现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
- 交流·共鸣·创造──《儿童诗两首》教学谈
- 习作:童年的发现
- 《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 《儿童诗两首》精品教案
-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2
- 变阅读为“悦读”──《儿童诗两首》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