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u4)似
掺(chan1)
脊(ji1)背
枉(wang3)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二、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四、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一种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五、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训练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七、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八、布置作业
1.研讨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成了“落汤鸡”
- 梦的迪斯尼
- 我敬佩的人
- 天梯上的风景最美
- 祖国好,家乡美
- 传奇的一天
- 收割稻谷
- 无人售报处
- 未来的汽车
- 晨景
- 树的独白
- 我爱笑的王老师
- 第一次狼羊大战
- 我敬佩的人
- 拔河比赛
- “十二五”环保规划应坚持哪些理念
- 碳关税或冲击中国工业品出口
- 电力体制及相关问题杂谈(之二)-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生态工法在北京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山东万杰集团三联供系统实况分折-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十二五”环保规划应坚持哪些理念?
- 珠三角大气污染治理由分到合
- 防治“非典”时期空调系统的应急措施-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垃圾处理向左向右?
- 美国气候变化研究述评
- 分布式能源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展望-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我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研究
- 发展城市能源合作社 促进热电联产事业-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推动分布式热电冷联产情况的汇报-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五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六
-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七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之一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之二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三
-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之二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之一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A、B案)
-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之三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之四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