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第11课大小猫洞(九年级上语文版教案)

第11课大小猫洞(九年级上语文版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第11课大小猫洞(九年级上语文版教案)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9l一94页。《大小猫洞》是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作者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了新的道理,其思路灵活,令人耳目一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论证方法。 .

2.学习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3.学习本文作者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联想。

4.学会多方面搜集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本文中的故事,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用发散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其中的道理,同时展开小组讨论,看那个小组的说法更独特、更有新意。

2.通过一些思维训练来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仅仅从自身的角度而且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学习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方法。

2.尊重客观实际,全面考虑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积极培养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理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学会尊重客观,全面考虑,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中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4: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难点

1.学习多角度、全方位、辩证的思维方式。

2.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学突破

1.结合文中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道理;可以采用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丰富课堂的气氛,开发学生的思路。

2.学习本文论证层层推进,及结构严谨、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的行文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文预习,搜集牛顿、晏婴的有关资料,以便介绍给其他的同学;搜集一些现实生活中辩证的多角度思维的例子以丰富课堂的内容。

2.搜集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的思路。

◆学生准备

分组进行课文预习,并思考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道理。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通过介绍牛顿,导入 新课。 1.配合教师,进入新课学习。2.用讲故事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2.开动脑筋,积极思考。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 3.积极展开讨论,学习思考问题的方

法。4.总结归纳,提高认识。 4.比较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 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巩固所学的议论文及议论文的特点,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总结。然后,从介绍大科学家牛顿人手,导人新课。

3.结合学生的回答,向学生介绍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然后,用讲故事的方法,向学生们讲述关于牛顿给两只猫在门上开两个洞的故事,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4.给学生3--4分钟时间,品读本文,细细体会。

1.回忆以前所学的议论文的知识,回答教师的提问。

2.交流自己了解的牛顿,如有的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3.自由展开讨论,积极进行思考,说出自己对这个故事真假的认识以及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比如说:“牛顿想法不灵活,开一个洞就可以了,不然我们是不是也要给不同高矮的人都开不同的门吗?”。

4.在品读的过程中体会本文的写作目的。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结合课文,说明本文作者对牛顿的看法,指出牛顿“尊重客观,不由人的主

1.根据教师的讲解,认识到牛顿不是思维不灵活,牛顿不是从人的一面观,考虑事情全面”的思维方式,并与学生的看法进行对比。

2.转人中国有关门洞的名人故事。可以先介绍一下晏子的机智多谋,提出问题:晏子是如何挫败楚国人的?引导学生比较楚人和晏子的思维方式和出发点。

3.讲解:作者转人对中国历来的楚国式的行为方式的批判。请学生思考什么是楚国式,什么是齐国式,并结合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评述。

4.作者以中国最古的大学“泮宫”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历来是楚国式;同时又举了“北大‘状元桥’上走的人不仅限于状元,人人都可进”的例子。请思考作者想说明什么。考虑,而是从猫的一面进行考虑。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思维的角度不同。

2.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楚人认为门以人为准,晏子认为门以国为准,这是从两个不同的坐标出发看人和门的关系。

3.思考并回答:“楚国式”是指门以人为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齐国式”是指门以国为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学生应结合起来进行评述。

4.进行讨论,进行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回答:中国历来的“楚国式”有了改变,人们不仅是看重“物”了,而是更看重“人”了。

三、组织讨论,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得到里面有什么道理”可以说是本文的落脚点,也表达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应在流传的故事中挖掘新的道理。请学生结合自己知道的故事,看看是否真的理解了故事中的道理。

分组展开讨论,把自己熟知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思考其中的道理,并比较大家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本节总结

《大小猫洞》是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本文看似拉拉杂杂,东扯西扯,但是结构严谨,行文流畅,给人启迪,发人深思,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作者的观点。通过本文,学生应学习作者开阔的思路和质朴的语言以及作者表现的强烈的人文色彩和精神理念。

板书设计

大小猫洞牛顿的故事晏子的故事古代的“泮宫”北大的“状元桥”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结合智力训练,培养学生多层次的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反思一下。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请给下面字词注音。

泮宫( ) 仆役( )

2.作者是如何看待牛顿给猫开两个洞的?

答案与提示:作者认为牛顿不是不灵活,而是讲科学,尊重客观,不由人的主观,考虑事情全面。

3.思考一下本文语言和结构的特点。

答案与提示:本文看似拉拉杂杂,东拉西扯,但是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行文流畅,如话家常,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个性练习设计

1.讲一个有关晏子的故事给大家听。

答案与提示:一天早晨,天已经大亮了。齐景公披散着头发,驾着六马大车,带领后宫嫔妃从宫中出来,却被受过刖刑(断足之刑)的守门人拦住,并对景公说:“你不像是我们的国君。”景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缺乏礼教的行为,于是惭愧得不愿亲临朝政。晏子闻讯,便入宫求见景公,问景公为何这样。景公说:“是我有过错。我一国之君,如今被断足的守门人羞辱,我有何脸面呢?”晏子一笑,回答说:“这是国君的福气呀,我特向国君庆贺。属下无直率的话,上边就会有受蒙蔽的国君,百姓如果忌讳不讲真话,国君就多骄奢的行为。如今您有失礼的举动,断足的守门人就敢于对国君直言,这说明老百姓对您忠诚呀。请赏赐他,以表明您喜爱直言善劝。”景公笑了:“这可以吗?”晏子说:“可以。”于是景公下令给这个守门人双倍的俸禄,并免征赋税。

2.讲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看自己是不是能从中发现新的道理。

3.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300字的小文章,谈谈你对“中国历来实行的楚国式,不是齐国式”的认识。

教学探讨与反思

通过教学,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议论文的特点,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议论文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进行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多发言,多发表观点。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品味、思考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议论文的风格和特点。

板书设计

金克木(1912年8月一2000年8月),祖籍安徽寿县。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我国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学贯东西,通晓多国语言,对东西方文化很多领域有广泛研究,是著名的诗文、学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爸爸
我的妈妈
可爱的优优
我的自画像
一个丑小鸭的故事
说说我自己
我家有个“周杰伦”
四年级六班的晴雨表
我的爸爸
胖乃胖之美
镜子里的他
我的理想
Alice我想对你说
华罗庚爷爷的精神伴我成长
班长是个两面派
四大超配行业涨势猛 东吴行业2012年最先“龙抬头”
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
从娱乐广告看娱乐广告时代
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浅谈建筑经济和住宅产业
能源行业CFO如何应对目前的经济形势
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动态分析及预测
行业协会有效性的品牌经济学研究
行业生产率、行业发展速度和行业收入增长
跨国娱乐企业文化传导渠道研究
全球能源经济和气候 保护报告2009
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是追求社会福利还是经济业绩
广东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做好纺织工业建设 盘活民营企业经济
比较优势与第三产业价值的创造实现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咏华山
司马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借生日》教学设计
我叫神舟号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江南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