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世说新语》三则
教学目的: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
教学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预习
阅读三则短文,查字典,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作者刘义庆(403—444),祖先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后迁居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来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土。《世说新语》当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土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2、导语 。
——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第一则表现了孔融少年时的聪明机智;第二则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第三则讲的是曹操的故事,用一件小事,表现了曹操的个性。
三、正课
1、朗读例。时了了,大未必佳)。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时李元礼有盛名:时,当时。有盛名,名气很大。
诣门者:诣,前往,到。
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俊才,才智出众的人。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通,通报,传达。
我是李府君亲:府君,汉时称太守为府君。
君与仆何亲:仆,我,古代谦称。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先君,祖先。师资,老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问题。
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奕世,累世,世世代代。通好,友好往来。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奇,动词的以动用法,对……感到惊奇。莫不奇之,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人以其语语之:第2个语(yu4),告诉。
小时了了:了了,明白,聪明。
韪大踧踖(Cu ji):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2、朗读(陈太丘与友期)。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陈太丘与友期:期,约会,约定时间。
太丘舍去: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
尊君在不:尊君,令尊,你父亲。不同“否”,没有。
非人哉:不是人哪。
下车引之:引,拉,表示好感。
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3、朗读(魏武将见匈奴使}。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自以形陋:以,认为。形,外表。陋,丑陋。
不足雄远国:雄,称雄,这里指震服别人。
帝自捉刀立床头:捉刀,握着刀,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魏王雅望非常:雅望,高雅的风采。非常,不同一般。
4、提问:课文第1则“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什么意思?孔融为什么要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孔融也按陈韪的话推理,你现在不怎么样,推想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用反过来推理,批驳了陈题对他的评价,讨回了自己的尊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蜡笔小新洗衣服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辛勤的园丁
- 数学高手——我的爸爸
- 萝卜又回来了
- 欢迎新同学
- 小鸟大战猎人
- 春游
- 我的妈妈
- 春游
- 轿车驶入百姓家
- 我的“严”老师
- 我的妈妈
- 铅笔和橡皮
- 小熊当老师
- 沉默权的立法思考(3)刑法论文(1)
- “罪 名” 研 究(3)刑法论文(1)
- 试析传统文化与高职文化的六维建构
-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品味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罪 名” 研 究(2)刑法论文(1)
- 浅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影响
- 论网络犯罪(2)刑法论文(1)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传统文化符号的一种现代叙事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犯罪过失若干问题的探讨(4)刑法论文(1)
- 漫谈绿色建筑与中华传统文化
- 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管理
-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 《荷花》
- 《荷花》一课谈教学多媒体的使用
- 《矛和盾的集合》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荷花》有感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建议
- 《荷花》
- 《太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荷花》课题实录片段与评析
- 《矛和盾的集合》词语
- 《荷花》重点的艺术:如画?逼真?
- 《荷花》》
- 《给予树》教案
- 《荷花》为例浅谈本站中的审美教育
- 《荷花》的课堂教学艺术
- 《葡萄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