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2
观潮 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理清思路,学习描写景物的笔法。
教学难点
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钱塘江大潮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大奇观,钱塘江观潮的盛事古已有之,南宋时,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潮来之前有水军操练,轰轰烈烈;潮来之时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技艺奇绝。那时从宫廷到民间,万人空巷,观潮者黑压压挤满江头,场面热闹非凡。今天,我们学习南宋作家周密写的《观潮》。题目中的“观潮”,就是观看钱塘江大潮。
简介作者周密及其作品。
观看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钱塘江大潮的景况。
二、诵读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画下生字词。可以采用幻灯片展示课文,需要突出的字词用红字强调。
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准确读出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如个读、全班齐读、小组齐读,轮读。巩固生字读音,熟悉课文内容。
三、理清思路
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讨论,总结。
第一段:写钱塘潮的雄伟景象。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写吴儿弄潮的高超技艺。
第四段:写江岸观潮的盛况。
四、串讲
学生串讲课文第一、二段:
结合语言环境解释重点实词、虚词和短语,边解词边翻译句子。
既望、际天、沃、岁、艨艟、乘骑、弄旗、标枪、履、倏尔、略不、舸、逝;
以、而、于、既而、为。
讨论这两个段落的内容和写法。
五、小结
文章结构清晰,紧扣“观”字,突出“潮”字,抓住典型场景,集中描述,从几个侧面把江潮壮阔景象和观潮的热闹场面艺术地再现出来。
第一段起句点题,提挚全文,接着采取居高临下、由远渐近的写法,着眼于色彩、声响、力量、气势几个特点,正面描写江潮,然后以“势极雄豪”一语收结,并引诗印证形象,使读者一开始就对此“天下之伟观”,获得强烈的印象。
第二段聚焦于水军演习。水军演习,虽然仅是每岁一次,但它选择在潮盛之日,作为一项盛大的活动,这一段的描写与对江潮的描写映衬呼应,共同构成雄伟的奇观。
学生进一步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文章结构单纯,但内容却丰富多彩,原因何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本文突出地运用了映衬手法。在第一、二段中,以滔天的江潮映衬出水军操演的从容;水军操练的盛况反过来也衬托了江潮的波澜壮阔。
文章第一、二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银线”“玉城雪岭”的形象比喻,使大潮自远而近滚滚而来的镜像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吞天沃日”“鲸波万仞”的惊人夸张,令读者感受到江潮的澎湃的气势。
总结:
文章前两个自然段生动描写了钱塘江潮水的雄伟景象,那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的潮头,那一年一度动人心魄的水军演习,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人恍如身临其境,目不暇接。阅读此文,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能唤起我们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拓展延伸(略)
七、布置作业 (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生命中的知己
- 一个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 逃学威“龙”
- 家有“雨男“
- 我身边的怪人
- 比我还“牛”的弟弟
- 婆婆的白发
- 搞笑专家
- 今生因你“吃”狂
- 我的哥们儿“老块”
- 我的好友――韩青余
- 我的自画像
- 没有风度的女人
- 默默奉献的园丁―老师
- 我有一个好同桌
- 基于预算管理的角度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研究
-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增长有七大内在动力
-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讨论
-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文献综述试论
-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福建运动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挑战及应对措施浅析
-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 关于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 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用研究分析
- 国有林场经营的新思路讨论
-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处理方式浅析
-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 关于晚清江西对外贸易对江西商业的影响分析
- 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 农业补贴政策必须注重创新支持机制讨论
- 《学画》教学设计之一
- 《啄木鸟和大树》教学设计之一
- 《水的脾气》是什么?
- 《小猴过生日》听说材料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五
-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之一
- 《一束鲜花》教学札记之一
- 《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 《小猴过生日》学生作品之一
- “藏”中见真情 “ 找”中见品质
- 《学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