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2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
这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所写的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对四个作家都进行了肖像描写,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位作家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语言描写方面,四位作家的具体谈话内容,都没有具体铺开来写,只是由作者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对他们谈话的声调仪态,作了不少描绘;对他们的口才,也作了一些评论。在动作描写方面,有详有略,福楼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对他的动作的描写,当然详细一些;左拉的坐相比较特殊,也有较多的笔墨描写;对屠格涅夫的动作描写,只有一句。写四位作家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又往往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二、课文的顺序
文章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先写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再写都德。“接着来的是左拉”,再写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下边重点写福楼拜。“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都是语言标志,阅读中要格外注意。
三、抒情和议论的作用
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阅读方法
方法:学生自行阅读,边读边把答案填写在笔记本上。建议:
①基础差的同学只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在课本上.课后再补写在笔记本上。
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作个别辅导。也允许同学间小声讨论。
③本课的生字词,特别是“自读提示”中提及的,学生可在阅读过程中查字典完成,也可由教师直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参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考试群相
- 我这个马大哈!
- 小时候的我
- 我的小表妹
- 我的野蛮同学
- 淘气小马哥
- 明星
- 我眼中的好男儿
- 他真了不起
- 妈妈是个“洗洁精”
- 交友不慎
- 我的家庭饭店员工
- 这个调皮鬼是谁?
- 妈妈的味觉灵敏爸爸的味觉迟钝
- 浅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用爱激励后进生
- 中国书法的魅力
- 青年周树人与《摩罗诗力说》
- 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 后现代主义的迷思
- 如何做好数学应用题
- 戏曲翻译中视角和声音分离情况探究
- 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 如何在初中体育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综观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
-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中
- 浅析美国思想政治教育
- 浅谈如何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
- 《伤仲永》教案3
- 《最后一课》教案
- 《伤仲永》教学设计2
- 《七颗钻石》教案11
- 《冰心诗三首》教学设计2
- 《珍珠鸟》教案
- 《最后一课》一线串珠式教案设计及评析
- 《最后一课》教案
- 《狼》教学设计
- 17安塞腰鼓
- 《七颗钻石》教案9
- 安塞腰鼓
- 《最后一课》资料:关于《最后一课》的教学
- 《心声》教学设计5
- 《伤仲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