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小五语文下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赏析《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写法,以小见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三首描写春夏不同景色的诗。板书课题:《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三首古诗。(读出诗的节奏,读准确)
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屐齿 扣 潋滟 亦 抹
3.简要交流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三)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指名读课文。(读准、读熟)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划出不理解的问题。
3.在小组里讨论,解决质疑。
4.交流:按小组向全班汇报,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教师适时点拨:看图(或出示相应的课件)展开想象,说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美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
5.反复吟诵。(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背诵古诗。
提问:诗人向我们描述园子里的景象了吗?为什么?
让学生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着画龙点睛之笔,这比那一览无余、面面俱到描写春天景象,不知要高妙多少倍。因而能发挥读者的形象,使诗句委婉含蓄,耐人咀嚼。
6.开拓联想,激发创作。
我们已经充分感悟古诗所描述的意境的了,同学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绘画,自由创作。
(四)作业
你还能背一背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吗?
附:板书
《游园不值》
屐齿 扣 潋滟 亦 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比较《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夏天景色的诗。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回忆学法
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首诗的?
小结板书:
1.结合注释自读自悟(什么景象?)
2.质疑、讨论和交流
3.反复吟诵,
4.看图想象,绘画创作。
(三)学习新课
1.我们已有了学诗的经验,下面请同学们自学后两首诗。
出示自学提示:
(1)同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苏轼笔下的夏天和杨万里笔下的夏天一样吗?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上比较着来阅读。(在诗中画批)
(2)观察图画(或播放课件)想一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叙后议,写西湖晴雨天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先议后叙,写了满湖荷花荷叶;但都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4.朗读诗句,展开想象。(教师可播放课件,学生吟诵)
5.指名吟诵,背诵。
(四)激情创作
请同学们任选一首你喜欢的描写夏天的诗,把诗中的景象画下来。
(五)作业
1.默写三首古诗。
2.完成自己创作的画。
附: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苏轼) (杨万里)
西湖晴雨天气 满湖荷花荷叶
学法:
自读自悟,质疑,讨论交流,
反复吟诵,想象,绘画创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夜宵
- 小兔吃蛋糕
- 快乐的一天
- 生活
- 小企和小鹅
- 快乐的体育课
- 看夜色
- 春雨的色彩
- 受表扬的感觉真好
- 失望的事情
- 自画像
- 小猴、小兔和大象伯伯种树
- 放花炮
- 我的梦想
- 我的愿望
- 锻造企业的管理竞争力
- 论和谐律师事务所的建设
- 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理性思考
- 刘庄之行有感
- 智能手机管理竞争升级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与建设研究
- 苹果亚马逊开打专利战 商业诉讼成企业竞争的手段
- 浅议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动因
- 硕士城管:是“仕”不是“硕”
- 乐凯胶卷之竞争战略及策略[1]
- 基于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研究
- 协作金融、创新和战略竞争
- 品牌战略莫陷误区
-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原因浅析
- 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小伙伴》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