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5
感悟人生智慧《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哲理散文,作者从种树人怎样给桃花心木浇水的事实和与种树人的交谈中获得启迪,感悟人才成长的规律。从生活小事入手,洞见人生智慧,是林清玄作品的基本特点。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感知事实,感悟道理,发表见解。
主要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充分地读
1.初读。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美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或选择合作伙伴自由地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获得情感的愉悦。
【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
二、深入地悟
(一)对种树人言行的悟
1.悟种树人浇水事实。
“树苗种下以后,……有时水浇得少。”
(指导要点:从时间不定、浇水量不定体会种树人浇水的没有规律。)
2.悟种树人如此浇水的道理。
“种树不是种菜种稻子,……长成百年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也是风一吹就倒了。”
(指导要点:种树人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不定期定量浇水是模仿老天爷的下雨,是给树苗一个和自然相似的生长环境,对树苗生长有很大的好处。二是说假如定期定量给树苗浇水,会带来什么后果。以上两点都要引导学生感悟,要让学生明白两层意思表达同一个思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无规律浇水的科学性。)
(二)对“我”所思所悟的悟
1.“我”对种树人浇水行为的疑惑。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的人怎会知道会有几棵树枯萎了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的人怎会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指导要点: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没读到这篇课文,也没看到有人这么给树浇水,自己会怎么想?从而明白作者的疑惑。)
2.“我”对在不确定中生活的感悟。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到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指导要点:1.联系到“树”:浇水无规律,树根扎得深。2.引申到人:在不确定中生活,锻炼独立自主的心。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什么是“生活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中生活有什么好处。如学习中的不顺利,遇到难题自己做,能提高做题能力,如果一遇到难题就有人讲解,那么再遇到没做过的题型就做不出来;工作中的不顺利,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增长才干,假如别人给创造好各种条件,一有困难就有人帮忙,就不可能磨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直率地说
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怎样想就怎样说,直率地说,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不怕说错。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下面的话题说,老师给予指点: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你希望学校或家庭用什么方式教育你?
3.当你今后走上社会,可能会遇到什么挑战?如何提前做好准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学会了转呼啦圈
- 谁来帮帮我?
- 放风筝
- 我是学校小导游
- 歪尾巴的小金鱼
- 我的学校
- 小熊真可爱
- 我的小卧室
- 蚯蚓真有趣
- 吹泡泡
- 文竹
- 巧“捞”菜刀
- 护士节
- 吃西瓜
- 梦游海底
- 静态与动态:论汉英中性词的语义偏移
- 网上服装销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新感觉派”小说中现代女性形象分析
- 认知语言学架构下的修辞学研究
- 公共空间在媒介化社会中的变迁
- 关于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及思考
- 浅谈水彩画的发展与水色语言(
- 浅谈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的思考
- 委婉语与禁忌语的家族相似性研究
- 浅述西方歌剧及其历史形成
- WAP环境下的服装销售培训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分析食品包装方式教学路径
- 分析民族化包装艺术
- 基于从徐渭与梵高的绘画艺术比较浅析中西绘画语言形式
- 浅议服装销售技巧
- 《儿童诗两首》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儿童诗两首》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 《儿童诗两首》重点问题探究
-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的意思
- 《杨氏之子》老师语录
- 《儿童诗两首》趣闻故事
-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梳理
- 《儿童诗两首》考点练兵 基础篇
- 《杨氏之子》重点与难点提示
- 《儿童诗两首》老师语录
- 《儿童诗两首》考点练兵 写作篇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素材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儿童诗两首》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