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故乡

故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故乡

教学方法:根据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特点,采用比较教学法。

教学目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闰土从少年到中年、杨二嫂从青年到老年,肖像、语言、行为、思想、性格诸方面的深刻巨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体会鲁迅憎恨旧社会、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对比朗读;第二课时----比较分析;第三课时--------辨析判断。

第一课时对比朗读

在通读全文的预习基础上,重点进行对比朗读。朗读的内容:

一景物对比

(一)现实的

从“我冒了严寒……”到“……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二)记忆中的

1.从“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到“……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从“我在朦胧中……”到“……也便成了路”。

二肖像对比

(一)闰土肖像的巨大变化

1.闰土30年前的肖像

从“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到“……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30年后的肖像

从“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到“……象是松树皮了”。

(二)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

从“哈!这模样了!……”到“……所以竟完全忘却了”。

三闰土言、行、神、心变化之对比

(一)闰土少年时的言、行、神、心以及他和“我”的关系

从“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到“……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二)闰土中年时的言、行、神、心以及他和“我”的关系

从“我这时很兴奋……”到“……他用船来载去”。

四杨二嫂的言、行、神与闰土之对比

1.从“然而圆规很不平……”到“……出去了”。

2.从“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到“……竟跑得这样快”。

五“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之对比

1.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痴痴的想”。

2.从“老屋离我愈远了……”到“……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以上五种对比,把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神情、性格等等刻画得栩栩如生,并且对比得十分鲜明。为了加深体会,要采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如散读、齐读、示范朗读等等,充分发挥朗读对于理解课文的作用,切不可一读了之。

第二课时比较分析

教学形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教学内容:

一两种景物的不同特征及含义

1.现实的:深冬季节,天气阴晦,天色苍黄,冷风呜呜。荒凉,冷落,没有一些活气。

这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榨下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2.记忆中的: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是“我”对新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二闰土和杨二嫂肖像变化前后的特征及原因

1.30年前的闰土有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项带银圈,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是个小英雄。30年后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增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红活圆实的手已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松树皮,但手中多了一支长烟管。

闰土肖像的巨大变化是长期在海边艰苦劳动造成的,表明他的生活十分贫苦。

2.杨二嫂年轻时候脸上擦着白粉,人称“豆腐西施”,是一个美女。50岁时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极瘦。

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是饥饿造成的。

闰土和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和贫穷。

三闰土言、行、神、心变化前后的特征及其原因

1.少年时的闰土语言中充满智慧和热情,动作机智灵敏,神态很高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跟“我”谈得来,“你我”相称,没有隔膜。

2.中年时的闰土语言中丧失了少年时的智慧和热情,而且很迟钝(“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动作迟疑(“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神情先是欢喜和凄凉,后来变得呆滞(“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以至沉默(“象一个木偶人”)。态度恭敬,心里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称“我”为“老爷”,说明“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闰土言、行、神、心方面的巨大变化是“多子、饥荒、苛锐、兵、匪、官、绅”压迫的结果。

四杨二嫂言、神、行之特征

语言尖刻(“贵人眼高”),怪声怪气(“阿呀呀”“阿呀阿呀”),见解庸俗(“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实际根本不是这样。)跟“我”说话时愤愤不平,“显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动作顺手牵羊(“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行为卑劣(栽脏闰土在灰堆里藏碗碟并借此发现以为功,拿走“狗气杀”),跑得快(“飞也似的跑了”)。

杨二嫂和闰土都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身体被摧残、心理被扭曲的人物,都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这是她和他的共同点。不同点是:闰土愚昧麻木,杨二嫂庸俗卑劣。

五“隔膜”与“一气”的对比意义

通过“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之对比,表达了“我”的希望:希望新一代不再象老一代那样又彼此隔膜起来,也不希望他们象老一代那样过着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第三课时辨析判断

为了提高学生对本文中的基础认识、写作特点和难句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设计以下辨析判断题:

一基础知识

(一)给加黑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读音:

1.总要捐几回钱,折(shézhē)了本……

2.杨二嫂发见(jiànxiàn)了这件事

3.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shísì)料。

4.……没有系(jìxì)裙,张着两脚……

5.“哈!这模(múmó)样了!”

(二)给加黑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

1.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

启:①打开;②开导;③开始;④陈述;⑤书信。

2.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

捐:①献出;②捐助;③赋锐的一种。

3.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辛苦”的含义有:①处心积虑,挖空心思;②奔波,劳碌;③辛勤,劳苦。

句中第一个“辛苦”的含义是;第二个“辛苦”的含义是;第三个“辛苦”的含义是。

二写作特点

(一)下面三句话里的“圆规”各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选择合适的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1.……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

2.我也从没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3.然而圆规很不平……()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借代

(二)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以下至“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这中间的部分用的记叙方法是:①顺叙;②倒叙;③插叙中的顺叙;④插叙中的倒叙。

三难句理解

(一)“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我”怕的是:①希望不能实现;②实现希望要付出艰苦的努力;③实现希望要作出牺牲;④希望是泡影,一碰到实际就被粉碎。

(二)“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1.“手制的偶像”的意思是:①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②比喻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远景;③比喻让后代过上新生活的主观愿望。④比喻用来自我安慰的一种幻想。

2.“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①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②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③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④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好处。

(三)“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①希望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摸不着。②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不去实践,有希望也等于无希望;敢于实践,希望就能变成现实。③希望的有无取决于理想:有理想就有希望,无理想就无希望。④希望是变化不定的: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原有的希望可能会化为泡影,原来没有的希望也可能会产生出来。

(四)“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的含义是:①地上的路是前人走出来的,后来人要沿着前人开辟的路走下去。②地上的路是大家走出来的,大家要一块去走。③地上的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走就没路。④希望的有无也如同地上的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

四“我”对闰土和杨二嫂的态度:

①同情杨二嫂的疾苦,批判闰土的愚昧和麻木;②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同情闰土的疾苦;③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④同情杨二嫂和闰土的疾苦,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批判闰土的愚昧和麻木。

参考答案:

一、

(一)1.shé;2.xiàn;

3.sì;4.jì;5.mú;

(二)1.③(∨);2.③(∨);3.按顺序是:②③①。

二、

(一)1.①(∨);2.②(∨);3.④(∨);

(二)④(∨)

三、

(一)①(∨);

(二)1.③(∨);2.③(∨);

(三)②(∨);

(四)④(∨)

四、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葡萄
快乐的晚上
小鸡害羞了
香蕉皮
我家的电冰箱
堆雪人
吃“糊司令小笼”
买书
我考爸妈脑筋急转弯
快乐的一天
小亮受伤了
做早操
让座
勤奋的故事
美丽迷人的夏天
学校组建学生会组织指导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考核工作意见
关于城区环卫市场化作业管理意见
公安工作思路
工会工作思路
局科技工作思路
乡镇工作思路
乒乓球团体比赛方案
城管局园林绿化整治实施意见
文化工作思路
小学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爱心与责任
幼儿园目标管理方案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
加快发展旅游业工作意见
幼儿园小班班务计划
什么是师范教育?
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
高师本科向何处去——论师范教育的两种模式
给中国文学疗伤
江西省2011年语文高考试卷文学名著题阐析与备考对策
创新时代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的新构想
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刍议
“狂人”形象的文化源流与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气质
再谈新文学旧书
《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珍藏本)全国首发
论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
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
浅析图书情报领域知识服务能力
英国的“三明治”教学对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启示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6
《醉翁亭记》课文背景知识
《满井游记》中心思想
《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建议
钱塘湖春行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5
《醉翁亭记》整体把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1
《满井游记》课堂教学案例
《满井游记》优化测控
《醉翁亭记》中心意思
《醉翁亭记》赏析
《满井游记》习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