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5
文字与画的课堂
----教学案例分析
古诗的教学不像别的文章那样好掌握。我尝试着把字、词、句的意思嚼碎了喂给学生,不符合现代的教学观念,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想睡觉;我又尝试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我不讲或少讲,可一旦做起练习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又都是一知半解。经过不断地尝试,我发现了学校提出的学科整合,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教课观念。我也尝到了一种全新的上课感觉,我把美术与语言文字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在画中学,在画中感悟。
我用这种方法上了《江南春》一课。
例: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和书中的注释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
2.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
二、学习《江南春》,理解字、词、句意
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
2.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
(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
(3)教师小结后解题,介绍作用。
三、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画,对“多少楼台烟雨中”加以强化)
2.师生评画。
(l)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对“多少楼台烟雨中”表现得还不够。
(2)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感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表现得很到位,但是烟雾弥漫的样子没有画出来。
3)修改自己的画。
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讨论: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浓浓的春意的呢?
小结:你的这种情感就是当时作者的情感。
五、练习
1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
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
3.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我根据学生对诗的理解来作画,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这样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能力、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学生架设了从直观思维通向抽象思维的桥梁,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这一教学原则,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教学效果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
- 禁不住的泪
- 看大海
- 养蚕的故事
- 2008年更美好
- 万众一心——再造北仑辉煌
- 雨夜赏菊
- Nice to meet you.
- 我终于明白了
- 老师的评语
- 难忘的校运会
- 校园伴着我成长
- 家庭模拟考试
- 难忘蝴蝶兰
- 与萍小聚
- 秋·轻芭蕾(组诗)
- 邱华栋:没有精神深度的文学没有价值
- 一个使脑海扬帆的预言
- 都市里的乡村(组诗)
- 持剑者总在高处行走
- 乌兰哈达的诗
- 一条领带的梦想
- 木棉岛的感伤与希望
- 乾陵边的土庄子
- 做杂家导演,拍纯粹电影
- 假期(剧本)
- 在小城安静地生活
- 灯下独酌(外一首)
- 浪漫被滴水穿石(外一首)
- 花间诗(组诗)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识记单元复习:第三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第五单元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学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四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