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最后一课》新课标教案

《最后一课》新课标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最后一课》新课标教案

教学设计:

1.本课时为第三课时。

2.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探究选材以及人物描写上该注意的问题。

3.主要手段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教学总体思路是在前两课时对都德《最后一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与读本上郑振铎同题小说的比较学习,巩固知识,并进一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拓展学习,学习片段作文的写作。

具体步骤:

一、预习:课前布置学生读郑振铎《最后一课》(见读本《大海的召唤》),每个同学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查找并分类整理郑振铎的有关资料;(此项工作在课前完成,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结合都德的《最后一课》的学习,自己寻找角度分析一下两篇文章的异同;

3.找出两篇《最后一课》中你认为最精彩的片断。

评价: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

生平: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 的文学主张。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1958年因飞机失事殉难。

代表作品: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 二、讨论两篇同题文章的异同:(大约用时15分钟)

导语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都德的《最后一课》的在选材和人物描写上的特色,今天我们要结合学习郑振铎的《最后一课》,来进一步掌握记事写人的文章在这两个方面的一些基本要求。课前我请大家自己寻找角度分析一下两篇《最后一课》的异同,大家做了吗?说说看吧。(回答基本正确者给予加分奖励)小结郑振铎《最后一课》在选材、人物描写技巧上与都德的《最后一课》的异同:选材:从一件特定的小事——“最后一课”入手去表现爱国主义的大主题。人物描写技巧:突出细节描写;从外貌、语言、动作、环境等方面去着力刻画人物内心。都德是从小学生的角度写,郑振铎是从大学老师的角度写;都德是从小孩子学习法语的态度变化上写,郑振铎是从师生们对日军入侵的共同反应上写……(演示两课的异同之处) 三、分析精彩片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两篇文章在人物描写技巧上的妙处。那同学们在读这两篇文章时,认为哪些篇片断比较精彩呢?请说说精彩在什么地方。(一定要问出为什么来,以体味人物描写技巧的妙处,以便指导后面的写作。)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都发现在记事写人的文章写作中选材和人物描写是多么重要了。那我们光了解就够了吗?当然不。我们还应该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努力的学着用这些技巧,让我们的作文更加主题鲜明突出,人物生动形象。我们究竟应该注意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总结。选材:力求以小见大,用小事来表现大主题,避免空洞。人物描写:抓住细节去描写;用外貌、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去刻画人物的内心,让人物自己说话,不可包办代替,帮人物说话。(演示注意点)

三、当场口头片断作文:(10到13分钟)有同学会说,他们是大作家,所以写那么好。作家不是天生就一定是作家的,作家也不是不通过训练就可以成为作家的。我们努力学习写作技巧,持之以恒的写作,也不是没有可能成为一个作家的。任选一话题,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指导我们的写作:

明确:1、表现什么主题?

2、选件什么事情?

3、写个什么人物(场景)?要求:注意选材以及人物描写技巧。

话题:1、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 2、地球是我们最后的家 3、奥运在走近 4、母爱(父爱)是伟大的(当堂作文,当堂评价)(此项奖分)(演示口头作文的要求和话题)我们现在虽然还不是都德,还不是郑振铎,可是只要我们学好了这些写作技巧,谁能说我们将来一定不能成为作家呢? 四、作业 :按今天的要求,在今天的四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在小作文本(周记本)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嫦娥二号”
未来的地球
我想有一个星期八
文具盒里的争吵
风吧
春天的小雨点
第一次的稿费
蚊子的自述
我心中的科技馆
小梧桐树的梦
中国人又赢了
火星开发
我的理想
梦幻校园
另一种爱
试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试析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
试论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途径
浅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探讨
浅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试析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简析美国高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与启示
浅谈数字电路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试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究
试析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思考
浅析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课程改革
试析“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与实验改革探索
试论校企合作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改革和开发
浅析对我国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反思
《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案例及反思
《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后反思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
教《少年闰土》反思
习得何如悟得,形象大于思想──《少年闰土》创新教学案例
《少年闰土》教学案例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