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周章轼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与学》1994年第9期)。
步骤一,拉出“百草园”这一板块的线条:
景物:长吟的鸣蝉
肥胖而伏的黄蜂
动态
碧绿的菜畦
多彩
紫红的桑椹
生机勃勃
冲向云霄的叫天子
活动:听油蛉低唱
翻断砖头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愉悦身心
摘覆盆子
乐趣无穷
听故事
拍雪人
心态:乐在其中,十分依恋
步骤二,拉出“三味书屋”这一板书的线条:
景物:黑油的竹门
挂匾的书房
静态
有鹿和古树的画
单调
狭窄的小园
沉郁窒息
活动:拜孔子
拜先生
枯燥无味
死读书
束缚不了
偷偷地描画
悄悄地溜玩
心态:兴趣转移,单调无聊
步骤三,将“百草园”与“三叶书层”进行对比——板块碰撞:
两幅画面不同
两种活动不同
两相比照的结构
两种情致不同
传旨揭要的构思
两种心态不同
文旨:表现了热爱生机勃勃的在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天真童雅,客观上反映出私塾教育的陈腐内容和落后的方式。
[评析]
这个教例,淡痰地表现出过程,鲜明地表现出结果。
这个教例,基本上不表现方法,突出地表现了思路。
教者的“三部曲”很具魅力:牢牢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先品读一个板块,再品读一个板块,然后对比施教——进行板块碰撞,在对比之中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理解课文的构思技巧。
教者的“三部曲”令人回味:两个板块的“分部”教学是对教材的理解性品读,两件板块的“碰撞”教学则是对教材的升华式品读。这种整体式的板块碰撞深化了阅读理解的层次,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的立体感,自然也就提高了教读的品位与质量。
由这个“板块碰撞”,笔者联想到比较式阅读教学:
比较式阅读教学,一个恢宏庞大的教学方法子系统,多少有识之士阐发了真知灼见,多少能工巧匠设计了精彩教案。人们说它是研究教材的能见度极高的“视角”,人们说它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人们说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但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人们还没有说破:
比较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一种基本的优秀教学设计思路!
请认真地运用这种教学设计思路吧,它将让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案呈现在你的教学蓝图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新自行车
- 我第一次来到动物园
- 桃子
- 学骑自行车
- 丢手绢
- 查字典的方法
- 一件后悔的事
- 两个消息
- 企鹅
- 我的妈妈
- 电视看美了
- 不要
- 感谢
- 我找到的春天
- 老师批评了我
-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理论逻辑(1)论文
- 电视《体验》类节目创作谈
- 效率违约遏制论-以完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为线索(1)论文
-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 试论信托制度在知识产权中的应用(1)论文
- 浅析专利权的滥用与反垄断(1)论文
- 夫妻忠诚协议分析-以法律关系为重心(1)论文
- 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 从中国文化的认识到民主制度的建立
- 效率违约的比较法研究(1)论文
- 论科学美及其美感
- 庞薰?中西融合绘画艺术道路
- 感人,关切,艺术
- 浅议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1)论文
-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初探
- 《吃水不忘挖井人》评析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四
- 《司马光》教学处理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三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五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五
- 《司马光》教后
- 《司马光》教案
- 《司马光》教学案例
-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四
- 《司马光》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