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3
《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一、导入 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
二、作者简介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三、讲读全诗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3.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4.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5.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时光
- “幸福鸟”
- 令我激动的校运会
- 我学会了游泳
- 一堂有趣的课
- 欢度中秋节
- 我买菜
- 校园“黑客”
- 20年后的家乡
- 巧取花瓶
- 我和父母去买菜
- 会跳舞的小纸片
- 我的黑白世界
- 春游
- 一顿美餐
- 关于袁隆平的科技伦理思想探析
- 地方文献分类法论析
- 浅析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 试论优化数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 关于建立地方与民族文献数据库的设想
- 我国地方文献的书目控制
- 我国的民族文献资源及其建设
- 论地方文献
- 杜定友对文献工作的业绩与评价
- 国际商法独立性之刍议(1)论文
- 浅议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 试论国际贸易中的舆论壁垒及其应对措施(1)论文
- 试论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 让爱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翼下之风
-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 匠心独运 巧妙解词
- 《搭石》词句积累
- 听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搭石》有感
- 《搭石》阅读提示
- 《搭石》中心思想
- 《搭石》难句解析
- 《搭石》词语解释
- 《搭石》课文赏读
- 《搭石》教学杂谈
- 《搭石》结构分析
- 《搭石》课后题解
- 《搭石》内容分析
- 《搭石》写作特点
- 《搭石》近义词反义词
- 匠心独运 巧妙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