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6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6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

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 、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 :一、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同时介绍背景,最好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

二、扫清字词障碍

怪诞 (dàn ) 亘古(gèn ) 默契 ( qì ) 污秽(huì )

. . . .

炽痛 (chì ) 嗥鸣 (háo) 谰语( lán )

. . .

三.教师表情朗读,让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再让学生自由朗读,理解抒情散文所表现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爱国情感

四.理解全文结构

第一段:我常常详细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两段文字在结构上如双峰对峙,宛如对仗工整的一副对联。

五、问题研讨

1、 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2、 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称呼,而后来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哪?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激动,就不满足于使用“她”,而改用“你”直接与土地对话交流,这在修辞上称作“呼告”/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中有类似用法。

3、 这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试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表露的?

作者选择有特征的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但有人说有些段落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六、反复朗读,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句子,背诵出来,比赛看谁背的句子多。

七、作业

1、 课外阅读秦牧的《土地》

2、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 作文《我爱家乡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菊花
荆 楚鱼 糕
《坐井观天》后传
《南辕北辙》新编
战国二雄
《我的家乡》
快快长大
童年
我是书本
庆祝游园
菊花
荡秋千
二氧化碳汽车
我的自行车
乒乓球大战
城市郊乡房屋产权登记法律问题探索_法学理论论文(1)
体罚学生现象和法律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浅谈公民的法律意识_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商业秘密的认定与法律保护_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违约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浅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_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的几个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正当防卫中防卫过当的情形_法学理论论文(1)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既遂的关系_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贿赂犯罪_法学理论论文(1)
论合同法违约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浅析_法学理论论文(1)
论格式合同的若干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浅议不起诉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_法学理论论文(1)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称象》教学设计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学设计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