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伤仲永》

《伤仲永》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伤仲永》

课 时 计 划

备课时间:( )周星期( )

教出时间:(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

课题: 伤仲永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方仲永变化的过程,弄清方仲永的才能衰退的原因。

2、组织学生讨论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让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

3、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灵活适应《论语》中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理解作者意图

教学方法:引导为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 新课

1、教师讲一个“年级死囚犯,在临刑前咬下母亲半边耳朵”的故事。

2、讨论,年轻人的行为如何理解?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课堂,集中注意力,进入课文学习,同时开发学生听话,分析能力,并能准确地把自己的感受口头表达出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师:这是一个令人遗憾,令人痛心的故事。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笔下也有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你指导是哪篇课文吗?

2、理清课文的写作层次和表达方式。

第1、2段写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为什么伤,采用记叙的形式。

第3段写作者阐明的观点看法,即伤什么,采用议论的方式。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课题中“伤”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为什么而“伤”?

2、方仲永的才能有和变化?

3、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4、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

5、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说明:此二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四、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3,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五、课外延伸

1、引用《论语》中的语句劝劝像仲永一样的古人或今人。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因为两文都涉及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2、结合课文,说说现实社会中与之类似或相反的现象。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深刻灵活今后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

六、作业

说说学习一文的感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生病了
《坐井观天》后传
荡秋千
我是书本
妈妈生病了
乒乓球大战
我的自行车
我家的菊花
老鼠为什么是坏的
菊花
妈妈生病,我做小当家
妈妈生病了
妈妈生病了
快快长大
庆祝游园
论梦与音乐创作的关系及其心理转换(1)
探析信息技术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试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初探
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歌曲20年(1)
浅谈在小学音乐课中有效地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从媒体关于现代音乐之争论所引发的思考(1)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1)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1)
试析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意境表现
开放的演播空间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漫谈女中音的艺术魅力
中国另类音乐现状(1)
浅析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的思考
音乐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探析
《画风》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三
《邮票齿孔的故事》
《难忘的泼水节》
《葡萄沟》第一课时
《北京亮起来了》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四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葡萄沟》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