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9
《邓稼先》教学设计13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遵循“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这一原则,学生先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思想内容,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再在小组里选读、交流、质疑,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最后,朗读文章,品味语言。
[教学目标 ]
1、自读课文,查资料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
2、熟读课文,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教师展示预先准备的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实验的照片和相关的新闻报道(有条件的可以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
教师:谁来说说原子弹、氢弹实验成功的重大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回忆散文《邓稼先》,感受这位科学巨人无私的献身精神和“纯正”的人格魅力。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具体内容。
教师指导:概括文段的内容可以用下列形式A.用文段的中心句;B.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连缀成句子;C.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完全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组讨论: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跟文章的中心内容关系并不紧密,能否去掉?
明确要点:A.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的体现。B.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更是邓稼先光辉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与邓稼先友谊的写照。
三、研读探究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段,反复朗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第三部分第九、十小节,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五部分第五小节,第六部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通过找抒情的语段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最简单、最直接,学生最易掌握,此教学环节不但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而且教会学生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2、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
辨:哪些语段是记叙,哪些语段是议论、抒情;
析:记叙语段和议论、抒情语段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有什么好处?
悟: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借鉴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在记叙基础上抒情、议论,情感更真挚感人,观点更让人信服;如果没有记叙作基础,那么抒情、议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四、巩固拓展
1、讨论:邓稼先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你学习?
练笔:叙述你所知道的邓稼先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表达你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邓稼先是一位才华出众,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敬业爱国,人格纯正的科学家。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结合课文后思考练习进一步阅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摆渡手
- Happiness
- Great Changes in My Hometown
- 保护自然资源
- 转折
- 在爱的牵动下飞翔
- 新“少年中国说”
- 转折
- No Pains,No Gains
- 上大学是高中生唯一的出路吗?
- 中英语作文记叙文精选
- 学生应该网上交友吗?
- 中英语作文记叙文精选
- 中英语作文记叙文精选
- 转折
- 水生态设计思路
- 水文实习报告
- 三峡工程建设的几个重大创新
- 丹江流域水文特征浅析
- 工程水文实习报告与目的
- 飞来峡水利枢纽水情遥测预报和调度系统
- 泥石流险情预报,预测方法
- 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 水质监测毕业实习报告
- 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利弊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 河北省大中型灌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 胁迫与补偿: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探求
- 城市雨水生态滤水带试验研究
- 卫生系统防汛工作实施方案
- 《匆匆》教学难点
- 《匆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匆匆》重点字词意思
- 《文言文两则》课后习题精选
- 《匆匆》写作特点
- 《匆匆》作者其它主要作品介绍
- 《匆匆》教学重点
- 《匆匆》之老师语录
- 《匆匆》重点字词梳理
- 《匆匆》同步范文 成长的烦恼
- 《匆匆》作者简介
- 《匆匆》教学目标
- 《匆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匆匆》课后习题答案
- 《匆匆》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