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6
1、 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意的启示。
一、 导入
二、 整体把握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我最要好的朋友万芳,被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很伤心。]
要感知课文内容,就要朗读,朗读有助于体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由发表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对课文有主动的、独特的感受,随时加以肯定。
[教师小结]
《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把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展示在我们面前,矛盾尖锐集中。文章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妈妈、爸爸、奶奶先后出场,人物的语言很有特色。这样巧妙的情节,精彩的语言,同学们一定要精读揣摩
精读赏析
师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请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听读后进行评价。
教师用大屏幕投影问题组:
① 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② 文章结构顺序能否调整
(过渡)从大家的掌声和眼神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发现、有感悟,进而有创作。小组讨论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如果朗读中有不足,有什么不足?然后全班讨论。
全班讨论对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①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②文章结构顺序
调整后不好。在叙述这场家庭纠纷的时候插叙了我和万芳的友谊。这样写是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交待,能够吸引人,使故事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
体验反思
(过渡):同学们在悄悄地长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也许是“剪不断,理还乱”,也许是唱出和谐的主旋律。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① 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
②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学生处理矛盾的方法有差异:有的学生非常冲动,甚至以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有的则非常理智地考虑如何避免这样的矛盾出现。教师这时要因势利导,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钱和友谊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文中的矛盾冲突。
作业 : 确定自己代表的人物——父母、“我”。 准备辩论提纲。
第二课时
辩论。辩论30分钟,评议10分钟,评议先由学生发言,最后教师小结,尤其肯定摆事实讲道理,并掌握好说话分寸的同学。
教学反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好与亲人、友人关系。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远不是个体的独立行为,社会的文化的因素,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孩子对父母,对师长必须为命是听,似乎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到今天,开放、交流、改革成为社会的主题曲,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当然会随之而行。课文中孩子交往的多层性,主体意识的朦胧觉醒,甚至于那木雕送人都可以看成社会文化变化的例证。课文的结尾:“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不就是孩子轻轻的反击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借书
- 别问这是为什么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合作
- 做梦
- 我想对老师说
- 我长大了
- 小鸟,是我们的朋友
- 废旧扑克做盒子
- 明天要考试
- 放假了
- 让座
- 通知书拿到了
- 我是好孩子
- 好玩的海洋公园
- 浅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1)论文
- 浅析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适用(1)论文
- 对韩国喜剧影视特点
-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其编辑的技巧探讨
- 论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途径指导(1)论文
- 谈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赔偿责任(1)论文
- 浅探民事诉讼的共同诉讼(1)论文
- 简论电子商务的商业方法专利(1)论文
- 浅探婚外性行为类型及其法律后果(1)论文
- 加强新闻编辑的科学素养的途径创新
- 浅谈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关系
- 电视剧产业运作模式发展趋向
- 浅谈电子商务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1)论文
- 透过符号学解析韩剧风靡的原因
- 选秀节目与电视台发展之间的策略分析
- 《阳光》教学设计7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11
- 《阳光》教学设计3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4
- 《阳光》教学设计14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2
- 《阳光》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阳光》教学设计4
- 《阳光》教学设计2
- 《阳光》教学设计6
- 《影子》教学设计2
- 《阳光》教学设计15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3
- 《阳光》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