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欣赏并体会文章的美言、美境、美情。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 欣赏并体会文章的美言、美境、美情。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学方法
1 朗读与感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句障碍。
教师:录音机、磁带(背景音乐)、幻灯机、幻灯片(图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新课
当一个盲孩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倾听伙伴们的嬉笑声时,倾听虫鸣鸟叫时,甚至倾听落叶飞舞的声音时,你可曾知道他心里正想些什么,最需要些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作家金波去感受一下一个盲孩的心情。(板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二. 学习与探讨
先由老师来朗读课文,大家边仔细听,边体会盲孩子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生发言,教师予以肯定,提炼出两个词加以板书(寂寞——快乐)
为什么盲孩子的心情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你们认为这个问题如果由盲孩子自己来回答是不是更合适?那么,我们将这位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请到我们身边来怎么样?哪两位同学愿意成为我们身边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将他俩之间发生的故事再为我们演绎一遍?(找出两位同学上台分演盲孩子和影子)再找一位同学读叙述性语言,其他同学到现场当美丽而善良的萤火虫。(分角色读演课文,录音机播放背景音乐)
这几位同学演的,读的好不好?既然好,我们是不是该对这两位小演员采访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让你去采访他俩,你会问哪些问题?怎么问?(让学生稍作准备并实践,教师可帮助设计几个问题并用幻灯打出:你在演盲孩子时,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他的心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是如何细腻地表现盲孩子的心理变化的?作为影子,在带给盲孩子无比的快乐之后,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盲孩子认为是爱使他从寂寞走向快乐,你们在读了和听了这篇文章之后是不是也有同感?(趁机在板书:寂寞——快乐中贴上红色双心)的确,爱能使寂寞的人变得快乐,能让绝望的人重新寻回自信,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会?你得到过哪些爱呢?(学生举例发言)大家说的都很好,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到处都充满了爱。其实,爱我们美丽的家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也是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在被爱中我们感到快乐,在付出爱时我们也会幸福。我这里有几幅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对爱的认识和体会,为爱说句话,仿照“爱是 ”的句式。(学生口头表达)
大家刚才所说的这一句话组合起来就是一首关于爱的散文诗,大家觉得爱的主题美不美?(板书:美情)除了感情美,大家觉得这篇课文还有没有美的地方?(学生回答并板书:美境 美言)
三.小结课文
美的东西总让人留恋,当我们经历了一次爱的熏陶和美的体验后不得不与她说再见时,我们多么想将她挽留,可是挽留的方式是什么呢?(尽学生所能回答,教师补充“用我们的爱使更多的美、更多的快乐永驻人间”)
四.板书设计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寂寞——(红色双心图片)——快乐
美情
美境
美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表弟
- 老师
- 小能人的哥哥
- 调皮王
- 钟哥哥
- 这就是我
- 小时候的我
- 老爸
- 妈妈
- 哥哥
- “辣妹”
- 我的爸爸
- 实习老师
- 我的姥姥
- 我的同桌
- 足球游戏在体育院校中的运用
- 从引发学生兴趣入手开展语文教学
- 营造宽松自由氛围 优化创新习作教学
- 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应用
- 中职学校数字课堂中的“虚”与“实”
-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协同创新途径
- 高师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GOOSE回路安全措施研究
-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
- 良好的语文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
- “play+stay”理念在营口理工学院网球课中的应用研究
- 高职院校“输出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兴趣的有效性研究
- 论模仿写作在小学起步阶段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 开放大学理工类专业未来发展探讨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 咏华山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借生日》教学设计
- 好学的爸爸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司马光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好学的爸爸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