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咏华山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第二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2
爬山艰难
感叹
红日近
白云低 高
作业 安排和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生字、看生字说偏旁结构、听写生字。
课外: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1. 板书课题:22。(齐读)
2. 学习生字华
3. 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 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 范读课文
1. 范读课文。
2.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词
1. 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 开火车读生字。
3.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 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 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 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 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出示生字,认读。
2. 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 讲读课文
1. 学习第一段。
(1) 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 指名读。
(3) 小结。齐读。
2. 讲读第二、三段。
(1) 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 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 指导朗读。
(2) 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 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a. 齐读四、五句。
b. 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 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 在山下看,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
(5) 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 指名读古诗。
b. 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6) 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a. 学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读句子,理解称赞的意思。
b. 指导朗读。
(7) 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
(8)随老师齐读课文。
三. 小结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
2. 看生字,说出偏旁、结构。
二. 朗读训练
1.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 同桌互读。
三. 指导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古诗。
2. 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自由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 指名背诵。
四. 练习
1. 口头扩词。
顶( )( )( ) 齐( )( )( )
2. 写笔顺。
与 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学习的妈妈
- 田径(趣味)运动会
- 铅笔橡皮转笔刀
- 咪咪机场
- 我的爸爸
- 苹果的自述
- 老爸教我学上网
- 雪花飘飘
- 财神小猪
- 冬之音
- 元旦联欢会
- 再见了小黑
- 成都在我心中
- 我要感谢你
- 小溪、河流和大海
- 公共政策论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
- 浅析有效预防电火灾的方法
- 刍议人口老龄化引起的法律思考
- 浅析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社区服务工作
- 浅谈环境执法的制约因素
- 浅析在煤矿企业中发挥党建作用
- 公共政策论文:节能减排问题
- 浅析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思想的转变
- 浅析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现状
- 公共政策论文:完善公务员培训
- 有关公共政策论文: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 公共政策论文:物业税征收问题
- 浅析导游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
- 公共政策论文:博物馆未来发展
- 少年聂耳
- 买火柴的小女孩
- 学弈
- 夹竹桃
- 《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孔子游春
- 两小儿辩日
- 小抄写员
- 示儿教案
- 牛郎织女(一)
- 牛郎织女(二)
- 社戏
- 王献之练字
- 井
- 半截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