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 一年级 教案 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 一年级 教案 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登鹳雀楼 一年级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
在闰土家第一天
我要叫他“周老师”
童年趣事
郑阿姨
烧饼飘香
相遇
穷人(续编)
我班的锛偝紓级大王
人生道路上的老师
在闰土家第三天
我尊敬的人
夸夸我的邻居—李小虎
难忘的一个人
我变了
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对策(1)
关于审批制改变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思考(1)
关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1)
注册会计师审计价值探析(1)
我国质量成本审计的探讨(1)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1)
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探析(1)
间接委托模式下高校内部审计关系缺陷分析(1)
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创新(1)
商业银行反洗钱审计的定位与方法(1)
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探讨(1)
试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调查后的思考和建议(1)
上市公司舞弊及舞弊中的审计策略(1)
在小规模企业中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探讨(1)
《短文两篇》教法指引
《短文两篇》课文背景知识
《短文两篇》导读
《短文两篇》课文结构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短文两篇》学法指导
书声朗朗满课堂──《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短文两篇》重难点突破
《短文两篇》学法导引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课文简析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短文两篇》课本习题提示
《短文两篇》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