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16
《乌鸦喝水》教学评析之一
识字、听说、阅读……头绪纷繁的低段语文教学,如何有机结合进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王汝珉老师在《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让儿童主动学习,勤思、多想、乐说,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王老师抓住儿童思维直观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及胆大爱说的特点,利用色彩和形象十分鲜明的自制挂图,开篇就引导儿童看图观察、训练用最简炼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点出课题“乌鸦喝水”。接着用“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问题,激发儿童,让其在好奇和欲说的心态中学习课文。王老师抓住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通过表情范读代替乏味的讲解,以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乌鸦喝不到水时焦急不安和喝到水时轻松愉快的不同心情,读出感情色彩。同时不断变换朗读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棗识字、看图、说话、学文,教得轻松,学得主动,智力发展,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二、激励儿童质疑问难。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重要。”一个人智力的后天发展,体现在能否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王老师抓住低年级儿童爱提问题这个思维发展的特点,重视儿童的质疑问难,广开言路,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由于老师的激励,儿童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其中“乌鸦不是人为什么会想办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这两个问题很关键。王老师抓住不放,引导儿童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讨论解决这一个问题。后一问质疑的儿童自己动手,为大家作水位升高的实验,来巧妙地解答。这时,儿童的求知欲似乎得到了满足,其实不然。王老师为进一步激励儿童质疑问难作示范,又主动提出了“石子放到瓶里,瓶里的水为什么会升高呢?你遇到这种现象吗”的问题,孩子们讨论开了,很快得出了结论。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在质疑问难与运用知识、动手实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三、综合训练培养能力。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重“文”轻“语”,重“写”轻“说”的弊端。王老师克服了这种倾向,重视对儿童说话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把说话训练与语文的各项基本功训练综合起来进行。既训练学生认真地听,边听边想;又训练学生大胆地说,说的内容来自观察,观察了要思考。观察生活说话,就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的综合训练。说的训练又和读写训练紧密结合。为通过语言环境对形近字“渴”和“喝”进行辨析,用字义作为分化音、形相混的手段。学生在说话训练中运用了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词汇。王老师在教学中及早地把说和写联系起来,以利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互相促进,统一发展。
阅读教学以能力为主线,进行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王老师既重视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教学,又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把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紧密地综合起来,在培养认识事物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丰富的经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像蜡烛的老师
- 伞
- 我最敬佩的人
- 我的妈妈
- 哥们
- 我的爸爸
- 我的同桌
- 失败的英雄
- 我们班的“神经病”
- 感动人的一瞬间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精神不跨人生不败
- 天使的“七宗罪”
- 美好的心灵
- 老师,你偏心
- 物权行为理论和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
- 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之优势分析(1)论文
- 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论文
- 论执行威慑机制
- 论夫妻财产制中的经济补偿
- 我国物权法中居住权制度的设立
- 浅析占有的概念
- 论担保物权的竞合
- 冀东港口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1)论文
- 论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
- 沈阳市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1)论文
- 浅谈甘肃河西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论文
- 合同概念重述(二)
- 中国法治的理想与现实
- 优先权的概念分析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教学案例及反思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钱塘潮水自天来──《观潮》教学设计与解读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画家的眼睛,作家的笔──《口语交际·习作》习作指导
- 养精蓄锐成语言──《观潮》教学案例
- 研究式教学的点滴体会──谈我在《观潮》教学设计中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