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
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小朋友,夏天到了,池塘里荷花开了,大大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多可爱呀!今天我们
来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板书课题,读题。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分节指名读,提醒注意“凌、柄”是后鼻音,“穿、眨”是翘舌音,“伞”是平舌音。
3.这首诗写了什么?
三、指导精读,体会课文内涵。
1.第一节。
(1)指名读,谁来了?出示挂图,夏天小姐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看图说话)她热情地问“我”什么?
过渡:“我”想变点儿什么呢?
(2)指导朗读第一节。
2.第二节。
(1)学生自读,“我”想变成什么呢?
(2)男生读前半句,“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在“一片绿叶”上是什么样子的?
(3)女生读后半句,“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是什么样子?
(4)边看图边想象,雨滴“睡”在绿叶上,小鱼“游”到小河里,它们心里会怎么想?“我们”看到这些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第二节。
3.第三节。
(1)学生自读。
(2)小组讨论为什么“我”又想变“一只蝴蝶”、“一只蝈蝈”?(可运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充分展开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三节。
1. 第四、五小节。
(1)指导读第四节。
①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一边读一边回忆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画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
②“我”为什么想到“变”星星和月亮呢?
联系第二、三小节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我”不仅想把自己变成身边可爱的事物(雨滴、小鱼、蝴蝶、蝈蝈),面对宁静的夜空,产生遐想,心里充满了新奇,美好的事物。
过渡: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时,最终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2)自读第五节。
① 大屏幕映出池塘里荷叶的画面。
② 说说画面上荷叶的样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伞”、“静静地……举着”)
③ 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柄大伞”?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池塘里荷叶的可爱。
④ 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在交流中深化认识,体会荷叶不仅自己美丽,还能给小鱼、雨点带来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节。
四、配乐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诗总是给人想象的空间,所以教者在设计本课时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画面和生活体验来展开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内心感受是丰富多彩的,不尽相同的。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朗读时不要过分强调朗读技巧,而应诱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要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家乡的大海
- 语文期中考试
- 硬币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
- 自我介绍
- 盐是大力士
- 我长大了
- 珍惜时间
- 丰收的秋天
- 泡杯菊花茶
- 我爱秋天
- 家乡的葡萄
- 收酒瓶的小男孩
- 披着羊皮的狼
- 秋天的快乐
- 快乐的一天
- 从文化翻译观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 关于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思考
- 我国财政透明度研究
- 英国环境保护命令控制与经济激励的综合运用(1)
- 关于等效平衡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别
- 论荷兰高等教育财政的改革
-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初探
-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反思
- 个人、单位和民间组织的国际环境法律地位问题(1)
- 稳健财政政策下青海财政问题研究
- 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人教版[原创]
- 电教手段在化学概念辨析中的应用举例
- 翻译中内容的形式和相互转化的试探
- 英汉习语的翻译
- 《花钟》教学设计4
- 《花钟》教学实录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花钟》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三个儿子》说课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5
- 《花钟》教学设计3
-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蜜蜂》教学设计
- 《蜜蜂》教学设计2
-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2
- 《花钟》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