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7
村居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4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案点评: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教学中,从旧知导入 ,即复习了所学知识,又点明本课又是一篇写春天的诗。结合图片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意,为有感情朗读做准备。
加强课堂训练意识,重视读与说的结合,突破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教师的传授,对课文的重、难点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讲解,但教学效果却未必令人满意。本教案设计是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进行说话训练,从而突破难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次我哭了
- 地球母亲,谢谢您
- 小树漂流记
- 老师,谢谢您
- 骄傲的小鹿
- 春天
- 我家的庭院
- 万象山公园游记
- 无私的奉献
- 做人不可太贪心
- 我的那只牧羊犬
- 自由活动课
- 游洛迦山
- 我的理想
- 2040年的新型别墅
- 谈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 试论西部开发中的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及对策刑法论文(1)
- 美国官场文化:亲民是修养,做秀是传统
- 传统文化中“和谐”精神的美学探源
- 正当防卫法律价值的理性思考刑法论文(1)
-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 感悟美术传统文化 突破审美理解瓶颈
- 对我国首例贞操损害赔偿案的法理评析刑法论文(1)
- 在与传统文化对话中寻找大美
- 关于研究生美育中的传统文化研究
-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洗钱犯罪研究刑法论文(1)
- 试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刑法论文(1)
- 论金融诈骗犯罪的非刑罚控制与防范刑法论文(1)
- 间谍罪若干问题研析刑法论文(1)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与评析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2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白公鹅》教学设计3
- 《搭石》教学设计
- 《卡罗纳》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乌塔》教学设计2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