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1
所 见
知识目标
1、学会“所、振、欲,蝉、忽、闭”这6个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欲、捕、鸣”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诗句的意思。
4、能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训观察、想象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井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的意境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有感隋地朗读体会古诗韵味及语言美,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观察课文配图
1、请看图上都画着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重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
二、揭示课题
解题:牧童骑牛唱歌,忽然听到蝉叫,停住歌声,跳下牛,准备捕蝉。这景象被诗人袁枚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它写下来成为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三、读诗歌
1、复习有关音节。(出示卡片、指名读)
2.掌握生字读音,并在诗中用笔画出来。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指名读。(让识字差的学生多读)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读。
5.检查读的情况: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形式。
6.教师范读。(指导学生领会诗句中的停顿)
四、初步了解诗文
1.看插图,读课文,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思考:起初牧童骑在牛背上做什么?后来呢?
3.读诗文,帮助学生了解词意。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鹊”:“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看插图)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4.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
二、了解诗句的意思 (打出幻灯片、边看图边了解)
1.读第一、二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 说说第一句的意思。(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 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象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3)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看图或幻灯,思考)
(1) 齐读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2) 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 (学生找到“鸣”字)
(3) 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怎样?(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4) 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朗读全诗
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
2.大声朗读,想象涛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及写字
1.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边读边组词。
2.读下面的字,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可联系学过的字记忆。
所 牧 振 欲 鸣 闭
3.指导写字。
(1) 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起笔、落笔,照样子在田字格中每字写两遍。(教师行间巡视)
(2)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例如:“所”字的两部分要写平;“振”右半部要宽,上下要匀称;“鸣”口字旁要靠上一点;“蝉”的“虫”不要写得太向下要写在“单”的一横上面。
4.听写生字新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由“神六”而想到的
- 奉献与索取
- 运动会的第一天
- 红绿灯在闪烁
- 妈妈的厨艺
- 运动会趣事
- “神六”升天,再创辉煌
- 马兰宴
- 呵,这事真新鲜
- 善待今天
- 一场梦
- 八戒采嫁妆
- 4×100接力赛
- 校园的早晨
- 爱,是需要表达的
-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试析我国高校应当普及知识产权教育
- 浅析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刍议
- 试析语言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综合技能教学
- 体验式教育: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
- 试析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初探
- 浅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探究
- 论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
- 试析隐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实证分析
- 教学引领——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
- 试析高校学科群的形成路径及核心要素
- 试析教师课堂语言运用能力的构成要素与提高策略
- 试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中的三个转换
- 试析基于生活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
- 陶渊明年谱
- 陶渊明诗全集
- 《不求甚解》
- 《归去来兮辞》及鉴赏
- 故事:陶渊明不折腰
- “五同”老师传
- 《五柳先生传》精讲
- 《五柳先生传》题解
- 成语与历史人物
- 成语:不求甚解
- 类文赏读·方山子传
- 陶渊明诗两首
- 赞五柳先生
- 《五柳先生传》思路结构
- 《五斗先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