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17《下雨》
1、知道同学间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要乐于助人。
2、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理解“淋湿、敲门、连声、称赞、头发、不断、关心”等词语的意思。
3、能把因果句补写完整。
4、能按提示语的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事情发展的结果为什么正好与奶奶的想法相反;懂得同学间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要乐于助人。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能让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自觉乐意地把他人放在心上,主动帮助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淋湿、称赞”等词语的意思。
3、导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出示《下雨》。下雨了,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生字词要读正确。
2、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图中的两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奶奶称赞的两个好孩子是谁?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哪个同学读得正确。
2、正音:“玲、砰、称”是后鼻音,“淋”是前鼻音。
3、指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出“砰”表示声音,是象声词。
4、重点理解:
淋湿:课文中讲谁被雨淋湿?(小宝)谁没被雨淋湿?(小玲)
称赞:课文中的奶奶称赞谁?你能换个词吗?(夸奖、赞扬)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下雨了,奶奶心里为什么事着急?划出奶奶心里想的话。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奶奶心里的想法。
3、指导朗读。第2句要读出奶奶着急的心情,“很着急”的“很”要读得长些、重些。奶奶心里想的话要读得轻些、慢些。
4、齐读第1段。
5、小结:这段主要写下雨了,奶奶心里记挂着小玲没带伞,衣服要淋湿了。
五、书写指导。
玲:左窄右宽,右边是“令”,注意不要少一点。
湿:左窄右宽,右边上面的“日”稍扁。
砰:左窄右宽。
称:左窄右宽。
擦:右边部分14画,注意第8画。左窄右宽。
六、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理解第2-7自然段,知道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2、理解“连声、不断、关心”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卡片认读生字、词语。
2、完成课后第1、3题。反馈。
3、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小玲是怎么回来的?奶奶为什么奇怪?
2、读后讨论。
①下雨了,小玲没带伞,为什么衣服没淋湿呢?
②小玲为什么是跳着蹦着进来的?(小玲有这样好的同学关心、帮助,使她不被鱼淋湿,心里很高兴,所以……)
③读小玲回答的话:“是同学送我回家的。”“是”应该强调些。因为小玲有这样好的同学而感到高兴、自豪。
3、奶奶听了怎么说?“称赞”是什么意思?“连声”是什么意思?(一声紧接着一声连着说),谁能学着奶奶的样来说说看?
4、你觉得应该称赞这位同学吗?为什么?你能不能称赞他一句?(如:“多好的孩子啊,把你送回家,自己才回去。”“真是个好孩子,就一把伞,他身上恐怕淋湿了呢!”“真是个好孩子,做了好事怎么马上就走了呢?”……)
5、练习分角色朗读。
三、教学第5-7自然段。
1、看第2幅图,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宝的。
2、自由读,思考:小宝带了伞,为什么衣服全湿了?
3、句子比较:
①我把伞借给同学了。
我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了。(小宝为别人着想,他认为路远的同学比自己更需要伞,自己路近,淋湿一点没关系。)
②他的衣服湿了。
他的衣服全湿了。(让学生体会“全”,说明湿的程度,表现了小宝为了别人不被雨淋湿,甘愿淋湿自己的好品质。)
4、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宝的衣服全湿了?理解“不断”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问:小宝已被雨淋湿,奶奶为什么还高兴的称赞他是好孩子?
6、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要乐于助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朗读、总结课文,知道要乐于助人。
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
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玲(lin ling )察(ca cha )
淋(lin ling )擦(ca cha )
零(lin ling )
2、多音字组词。
着:zhao( ) 发:fa( ) 干:gan( ) 背bei( )
zhe ( ) fa( ) gan( ) bei( )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第4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①读一读。
②填空。
③校对。
三、总结课文。
小玲和小宝回家,和奶奶想的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总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四、作业 指导。
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小玲没带雨伞,衣服却没淋湿,这是因为( )。
②因为小宝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了,所以( )。
a、先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话的前半部分说什么,后半部分少了什么?
b、把后半部分补上去。
c、答案:①一位助人为乐的同学打着伞把小玲送回了家。
②小宝的衣服全湿了,头发上还不断地往下滴水珠。
五、作业 :作业 本4、5、6题。
板书: 17、下雨
小玲 小宝
没带伞 带了伞
没淋湿 淋湿了
同学送回家 借给同学
同学帮助小玲 小宝帮助同学
互相关心 互相帮助 乐于助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婆婆的生日
- 放学路上
- 第一次大扫除
- 制作小沙包
- 熊妈妈的三个孩子
- 放学的路上
- 令我快乐的一天
- 市政府的景色
- 我的妹妹
- 妈妈的爱在哪里
- 买东西时找钱的小技巧
- 美丽的荷塘
- 画
- 小树的四季
- 搬木头
- 浅谈关于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思考(1)论文
- 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营销及策略
- 论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现代价值(1)论文
- 试论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运用
- 地方装饰艺术的本土化释解
- 论司法鉴定法的体系结构与框架安排(1)论文
- 浅谈两大法系检察制度的差异及原因(1)论文
- 对于紫砂茗壶钮饰审美意蕴诌议
- 分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 语文教学过程中“突破口”研究
- 浅论“法治”与“德治”的治国方略(1)论文
- 浅谈美国中的的雇主责任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论文
- 论中国传统园林要素特点
- 论非营利组织的治理问题研究
- 浅谈审查起诉中讯问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论文
- 《司马光》教案
- 《要下雨了》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案
- 《影子》教案
- 《静夜思》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四个太阳》教案
- 《画》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爷爷和小树》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影子》教案
- 《王二小》教案
-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