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31《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三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课前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录音机、磁带、恐龙骨骼模型、词语魔方。
2、搜索有关恐龙的图片、故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拓展学习空间。
1、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现在你们的本领可真大:认识了许多字;读了很多书;掌握了不少的课外知识。今天,老师当当主考官,要考考你们,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有)
请大家快速抢答出这是什么动物的骨骼?(出示恐龙骨骼模型)
2、交流资料,拓展学习空间。
①赶快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恐龙”的资料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小组交流或同桌交流)
②播放课文插图动画。
3、听录音,强化感知。
(放录音)的确,在大约两亿年前,恐龙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那时,还没有人类,恐龙是当时地球的主人,它们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二、探究学习,读文识字。
1、(播放课文录音)仔细倾听录音,想想这是关于恐龙什么的话题?
2、大家感兴趣的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恐龙灭绝的奥秘”(板书课题)
3、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借助课后拼音提示,练习正确发音。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并进行交流。
4、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式理解“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的意思。
5、默读课文,标出关于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指导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6、读第四自然段。
(1)认识分号
(2)思考:这段末尾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3)你能帮助科学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吗?(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7、交流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解决疑难,理解课文。
三、渗透思想教育,拓展延伸。
正是因为文中介绍的这些说法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所以才留给我们更多遐想的空间。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大胆想象恐龙灭绝的原因。也许你的设想会成为科学家们打开恐龙灭绝之谜的金钥匙呢!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字词。
1、玩魔方(老师翻动魔方,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词语,并练习说话)
2、抽读词语卡片。
二、开火车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观察,联系写字。
1、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师重点指导并范写“迷、染、寒”这几个字词。
3、学生练写。
4、评一评(自评、互评)。
5、展示(将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
四、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朗读课文(多种方式)。
2、读读抄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到了
- 美好的回忆
- 动物园
- 放飞的心情
- 春天
- 游庐山
- 五彩缤纷的梦想
- 春天
- 春天
- 记一件事
- 网上下象棋
- 我的妈妈
- 愉快的秋游
- 日记两则
- 买书
- 引发合理想象 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 品读自然之乐 感悟现实之忧
-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实现德育有效渗透
- 浅谈化学课堂的“读议验写”教学策略
- 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 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限时讲授”
- 计算与解决问题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善于捕捉学习信息 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 启发学生通过计算推导数学规律题的策略
-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激励策略
- 语文对话教学“满堂问”现象分析及问题设计对策
- 对阅读教学中“热”现象的“冷”思考
- 阅读教学要“导”在“点”上
- 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及提高策略
-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回顾·拓展六“日积月累”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 第九册口语交际 习作六第二课时不错教案B
- 荷叶伞
- 回顾与拓展六-精品教案
- 《称赞》教学设计
- 211回顾·拓展六教案一教学反思
- 林海
- 第九册口语交际 习作六第三课时习作讲评C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建议教学反思
- 211回顾·拓展六教案二教学反思
- 五上回顾·拓展六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 第九册口语交际- 作文(六)精品教案A
- 云房子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六教案三教学反思
- 荷叶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