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8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特点。
2、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的教学,使学生认识9个字。
3、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4、通过“日积月累”中“我会读”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
5、通过“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口语交际活动,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6、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7、通过阅读“宽带网”,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口语交际中的表演道具。
3、中国地图,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有关资料。
4、白纸、水彩笔。
教学设计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探究。请学生先读读几组词语,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
3、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进行学习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①每组的两个词中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意思不同。②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所要使用的工具;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物品,后一个表示场所。
4、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词语。
5、评价小结。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智力竞赛。教师出题,学生抢答反义词(由旧知到新知)。
②自读质疑。自读八组反义词,认识生字,发现问题。
③交流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随机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整体识记生字。
④拓展积累。指导学生用反义词说话,把反义词放到具体语境中理解,丰富知识积累,学以致用。
2、我会填。
①温故知新。
出示卡片:“明亮的”“繁华的”“茂密的”“绚丽多彩的”“川流不息的”“风光秀丽的”,请学生认读。
出示卡片:“窗户”“城市”“森林”“春天”“车辆”“山村”,请学生认读,并猜一猜,要进行什么练习。
②找朋友。将以上词语卡片随意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为它们“找朋友”。学生上台摆一摆,并读出来。
③检查。学生检查搭配是否正确,教师指名“小老师”领读。
④拓展。教师拿走“窗户”等,让学生思考:还可以填什么?
⑤完成练习。
3、我会读。
①指导看图。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吗?
②请学生谈对诗歌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介绍诗歌大意。
③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④请课前学过本诗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诗歌。
⑤边读边展开想象,读出感情。在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背诵。
三、口语交际
1、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师:同学们,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热爱自己的家乡吗?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乡介绍给大家?今天咱们要开个小小的联欢会,主题就是《夸夸我的家乡》。
2、学生准备。
分小组准备节目(如歌舞、相声、小品、现场作画等)、家乡风光图片、特产及其他道具。
3、节目表演。
学生依次表演节目。主持人现场采访“观众”,评论表演情况。
4、拓展能力。
读“写一写”一题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一写家乡的美丽景色或夸一夸家乡有名的特产。
四、展示台
1、激趣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欢乐40分”,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的是词语接龙游戏和节目表演。
2、制订规则。
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制订游戏规则,每组推荐一名评委。
3、词语接龙。
将学生分组,由组长组织进行词语接龙比赛,并由评委计分。
4、节目表演。
学生利用课前收集到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小故事及其他资料,进行节目表演,赞美家乡,要突出家乡的变化。评委予以点评,并计分。
5、活动总结。
评委和老师共同评定优胜组及优秀演员等。
五、宽带网
1、自学“宽带网”,初步感知内容。
①自读“宽带网”上的内容。
②想一想两段文字各讲的是什么。
2、知识竞赛。
①必答题:
a.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b.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c.我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
②抢答题:
a.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特点吗?
b.我国有哪些民族?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c.请说出我国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d.请说出我国省、自治区的名称。
③风险题:
限时从地图上找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自己所在省或自治区。
④拓展题:
学生互相出类似的题目。
3、宣布结果。
建议此次语文园地教学用4
课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沂蒙山区的同学们: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给太爷爷的一封信
- 皮皮鲁,我羡慕的人——给皮皮鲁的一封信
- 给微生物大王的一封信
- 给乡村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给上帝的一封信
-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 给小霞的一封信
- 爸爸妈妈,您辛苦了
- 千里之外的问候
- 写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谈浚县“泥咕咕”艺术特色和审美意义
- 浅谈信息时代的艺术与科学
-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 关于民族文化特色设计的强化路径
- 浅析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
- 浅谈图形用户界面的文化传播影响
- 简析郭任远作品的和声手法
- 再谈立体主义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 简析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与成因
- 浅谈从古典园林艺术看中国传统审美形态
- 关于中国传统七声音阶命名问题研究综述
- 关于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的冲击和影响
- 关于艺术观念中的性相特征与语言选择
-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 浅析湘楚艺术文化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迪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白兔和小灰兔
-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我爱画画》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画》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白杨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四季》教学设计
- 人教大纲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爱画画》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