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快乐情景。第三自然段:人们的快乐一直延续到深夜。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实。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须多指导朗读课文,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
第一、二自然段课文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情景与快乐。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4个二类字,并理解有关的词语。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目的要求:讲读课文
一、复习词语:
幸福、香水、泼水节、一年一度
吉祥、象征、湿淋淋、不肯离去
1、个别读
2、齐读
二、讲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时间、地点、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一度举行一次。)
“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说明很难得。
3、齐读:
过度:你想知道泼水节的欢乐场面吗?
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1)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准备——泼水——喜悦)
(2)说说人们准备的情况。
(准备桶和盆、清水、滴上香油、撒上花瓣。)
(3)从哪些词语说明大家的心情迫切,盼望着过节?
(早早地来到、早已准备好)
(4)找找:找出泼水节中的动词?
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在泼水节时,非常快乐?
(追逐、灌、泼)
(5)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
指导读句子:“清水是迹象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3、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理解:
你从哪些看出人们在泼水节中的快乐?
(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深夜)
3、齐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
四、作业:
抄写词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蟑螂复仇记
- 美丽的南小河沟
- 走滩涂
- 包柑橘
- 蜗牛
- 聪明的兔子
- 状告肯德基
- 游泳
- 观察日记——蚂蚁最爱吃啥
- 观察蚂蚁
- 陈晓春
- 爱看电视的我
- 奶奶“玩”QQ秀
- 二十五元
- 给张老师妈妈的一封信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的选择
- 经过演变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 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
- 地铁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控制研究
- 广州地铁北京路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 辩证分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TOD功能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及融资风险分析
- 地铁车辆段厨房通风改造总结
- 轨道交通高架区间桥梁形式比选与经济比较
- 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段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
- 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地面交通组织方案
- 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铺轨基地的实施与作用
- 面向和谐社会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
-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 《风筝》教学设计4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2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2
- 《风筝》教学设计3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片段)
-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5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2
- 《灰雀》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4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