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4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⑴熟读古诗
⑵理解诗意
⑶想象意境
⑷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四、指导自学
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七、体会诗人心情及诗歌意境
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3、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5、背诵。
刚才老师发现这首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下面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
老师也想当场背一背,邀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来,行吗?
八、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课外找一两首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摇响青春的风铃
- 家的温馨
- 雪花的形状
- 生活需要微笑
- 我看新新人类
- 我读书我快乐
- 做举手之劳的事
- 关于梦
- 实用的天桥
- 我喜欢的色彩
- 意外
- 长大
- 小议荧屏错别字
- 九江名胜
- 倾听——一个勇敢的故事
-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推进高职专业建设的改革
- 从物流案例教材浅探改进物流案例教学的途径
- 分组教学在英语习题课上的应用
- 基于网络考核课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旅游英语教材突出地域特色的必要性
- 上好“四堂课”,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
- 党校学习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教学中的运用
-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 大学语文教学之浅见
- 在读中学,读中提高
- 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变迁及对策研究
- 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策略
-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提升之我见
- 儒道视角下的大学文化建设探究
- 中高职教育衔接对策探讨
- 《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少年闰土》问题探讨
- 《诗两首》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问题探讨
- 《高斯智断瓶中线》教学设计
- 《观书有感》教材理解
- 《观书有感》教学札记
- 《观书有感》教材理解
- 《少年闰土》问题探讨
- 《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少年闰土》课文
- 《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少年闰土》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