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31
7《一分钟》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三、学生分析
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朗读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应该是一件很轻松,也很感兴趣的事。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 新课
1、做游戏: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很长)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识字中,我让学生课前制作好生字卡片,促进了预习。并将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对生字记忆也会更深刻。)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提出问题。(自由发言)
2、分组讨论: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
学生活动:
①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②几名学生模仿着演一演。
3、集中汇报,边演边读。让几名学生到前面表演。(很形象)其他学生欣赏。师提问:在你看的过程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4、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穿插着表演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他们边读边演,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自然地促进了朗读水平的提高。)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袁寨山景区
- 玩长隆水上乐园
- 美的追求
- 下雪了
- 秋天不一样的校园
- 春天来了
- 家乡的高庙公园
- 那一记耳光
- 青岛的冬天美景
- 安平桥
- 我的“打工记”
- 家庭运动会
- 暴风雨前后
- 读《彩色的翅膀》有感
- 沉醉于迷人的秋色
- 实现低碳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
- 走低碳道路需考虑现实条件 不可盲目跟风
- 从巴厘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的态势和原则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 火电“低碳突围”路线图
- 环境立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 白洋淀及入淀河流限制排污总量研究
- 浅谈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 聚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最终协议还需等待
- 全球碳减排:发展权与主导权之弈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认识
- 中国应谋求在低碳时代新的崛起
- 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我们的课能否这样上──《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点拨有时是价值引导──《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 品味中感动 体验中提升──《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学习指导
-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片段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