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登鹳雀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个小时三十分钟
- 我的洋娃娃
- 动物园
- 喝咖啡
- 金沙湾放风筝
- 我要做一名光荣的解放军
- 做菜
- 家乡的桥
- 猴小姐和眼镜
- 打羽球
- 有意义的一天
- 玩中乐
- 猫和狗的故事
- 登丹崖山
- 德心者,得心也
- 试析从英语教学理念的变化谈大学语用教学
- 试论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
- 关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初探
- 浅论“90后”大学生生涯教育的作用及实践策略
- 浅析校企合作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基于高职院校机关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浅论当前高校德育方法指导下的德育实效性
- 简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互动研究
- 试论工科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探索
- 试析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新动态及原因分析
- 关于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中的权力研究
-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及PLC中的应用
- 关于工科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 试论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视角下的高校美育实施创新研究
- 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习题精选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