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静夜思》教学谈

《静夜思》教学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4

《静夜思》教学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尝试设计了古诗教学的备课思路,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静夜思》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

。如果课堂上教师仍然囿于常规,从头讲到尾,大部分学生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我确定《静夜思》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释题,了解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学生听过)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

正是在这种了解学生“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老师
快乐的飞雪
我成功了
长绳之战
读《十大文豪之孤独而伟大的诗人——但丁》有感
我长大了
假文盲
日记一则
读《十大帝王之全俄国父——彼得大帝》有感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追星族,“饶”了我吧
雨中晴
我的弟弟
成果
为吃而等
县商务局2011年商务工作总结
中学读书月活动总结
学校推普工作总结
“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总结
工程安全前期规划总结
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师德教育月活动总结
2011年乡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总结
镇长任职四年来的工作总结
市委宣传部2011年对外宣传工作总结
主题班会工作总结
2011年县总工会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中秋节晚会总结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粮食局行评工作总结
关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几点质疑_刑法论文(1)
论商业贿赂法律责任形态的完善_刑法论文(1)
司法审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缺位_刑法论文(1)
试论刑罚执行监督职能之缺陷与强化_刑法论文(1)
量刑建议权的司法化探索_刑法论文(1)
论我国侦查理念及其法治化_刑法论文(1)
聚焦死刑核准权之变_刑法论文(1)
商业贿赂犯罪若干问题探讨_刑法论文(1)
特殊防卫权的理解与诠释_刑法论文(1)
论家庭暴力的法律预防_刑法论文(1)
以权利制约权力
疑罪及疑罪从无原则初探_刑法论文(1)
简论法定刑及量刑情节之依据_刑法论文(1)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_刑法论文(1)
析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类型与性质_刑法论文(1)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1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2
《欢庆》教学设计1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2
《静夜思》教学设计
《欢庆》教学设计2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2
《阳光》教学设计2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2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2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1
《阳光》教学设计1
《四个太阳》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1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