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4
《静夜思》教学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尝试设计了古诗教学的备课思路,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静夜思》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
。如果课堂上教师仍然囿于常规,从头讲到尾,大部分学生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我确定《静夜思》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释题,了解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学生听过)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
正是在这种了解学生“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复习有方法
- 小学生怎样写读后感
- 观《心跳墨脱》有感
- 母爱
- 谈“采访式”教学训练八法
- 八荣八耻演讲稿
- 棋盘山,我可家的家乡
- 秋天的思念
- 老师颂
- 吹气球
- 40分钟写出500字以上的好
- 2007高考题目点评
- 从我身边飞过的六个春夏秋冬
- 谈谈看图的写法
- 成长的路上,父亲牵着我的手
-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
- 谈模糊语言的礼貌维护功能
- 中小企业动产担保融资浅析
- 现代汉语语法
- 论完善译文的文学功能乃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
-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
- 论文学形象的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
- 解决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
- 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 论汉字在日语中的影响与作用
- 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会计问题探析
- 浅析素质教育形式下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
- 15种创新融资策略(1)
- 谈大学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 论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及其文体效果
- 《借生日》教学设计8
- 《借生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13
- 《借生日》教学设计6
- 《借生日》教学设计7
- 《借生日》教学设计10
- 《借生日》教学设计12
- 《借生日》教学设计9
- 《借生日》教学设计12
- 《借生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借生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借生日》说课设计
- 《借生日》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3
- 《借生日》探究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