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示儿》课堂设计之二

《示儿》课堂设计之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2

《示儿》课堂设计之二

这是我想要上的一节公开课,请各位朋友狠批!谢谢!!!!!!!

一、谈话导入,理解遗嘱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遗嘱吗?

遗嘱一般都会写些什么内容?

2、我搜集了一些名人的遗嘱,同学们来读一读。

出示鲁迅、孙中山、周恩来的遗嘱,让学生读读

二、读题解题,了解背景

1、教师:同学们,在1210年,有一位85岁的老人,即将离开人世,他也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是一首诗——《示儿》(板书):

2、读题

3、引导说说题意。

○“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4、这位老人是谁?对陆游你知道些什么?

○资料出示:

【陆游身世】

1、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簪缨世家,少有才名。

2、孝宗即位,特赐进士出身。

3、乾道二年(1166),因主张抗金而免职。

4、四十六岁入蜀,先后入王炎、范成大幕府,襄助军务。

5、六十六岁后遭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5、过渡: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

到底是哪件事让陆游牵肠挂肚、临死之前还要叮嘱儿子呢?请大家读两遍诗后,告诉我。

三、体会诗意,理解情感

1、学生读诗后,全班交流。

2、这首诗说了些什么?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理顺这句话时需增补诗句中原来省掉的“我”,还需按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调换诗句中词语的顺序。“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国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无”不要。“乃翁”你们的父亲。

□让学生充分说说诗意。

□相机进行古诗知识点的教学

(1)通假字元,通原;无,通勿。

(2)古今字义不同但,只是。

3、请你大声地再读一读这份遗嘱,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

4、学生读诗,体会作者的感情。

5、全班交流。(悲、悲痛、悲愤、悲悯……)

(1、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体之下,不能收复的悲痛。

2、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的悲伤。

3、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土的悲愤。

4、对于中原遗民沦为亡国奴,苟且偷生的悲悯。)

出示材料:

【当时社会现实】

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南宋的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

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入扬州,以扬州作临时都城的宋高宗赵构匆忙逃窜。

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兵再次南侵,扬州沦陷,再次遭劫掠。

6、感受陆游的爱国精神.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材料要点:

○“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思想内容的核心”。

○陆游作为时代的歌手,理所当然要把抗敌复国作为最重要的主题。

○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他一生中时刻盼望着有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机会,直到临终前仍作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

陆游从小就生活在战乱纷纷,国破家亡之中。在他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亲自上战场参加抗金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

出示下列材料:

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他写出了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

2、“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他写出了南宋军民不甘屈服的气概.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他老病僵卧之时在梦中亲临前线,斩将夺关,尽复汉唐故地。

4、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他写出了对朝庭不想收复失地的深哀巨痛。

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他写了更多的是自抒报国壮志的忧国深思的作品。

7、读了这些诗句,你的心情如何?再次感情朗读读全诗《示儿》

8、小结: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诗句“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伤悲,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

9、感情读诗。

四、读写结合,体验情感

1、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700多年前这位伟大诗人的病榻前,如果你是陆游的儿子,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亲,他虽然久病缠身,不久于人世,但心里更痛的是中原不能收复,祖国不能统一,他面容枯瘦,眼神里却满含期待和信念,他用缓慢而深沉的语调表达人死之后万事皆了无牵挂的旷达和淡定,但又希望你能在家祭的时候,要告诉他中原收复的消息。

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2、全班交流,评价。

3、老师小结:是的,陆游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又是何等的悲愤!

4、同学们,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崇敬吧!

(回到文本,把积累的感情通过朗读再次释放。)

五、拓展延伸,情感内化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希望离开了,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2、生讨论回答。

2、出示材料:

○陆游死后24年,宋和蒙古会师灭金。

“不及生前见虜亡,放翁易箦愤堂堂;

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十一《端嘉杂诗》之四)

○陆游死后66年,元师灭宋。

“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林景熙《霁山先生集》卷三《书陆放翁书卷后》

○陆游死后79年,元兵败宋于厓山,宋亡。

陆游孙子元廷闻厓山之变,忧愤而卒。

陆游曾孙传义闻厓山之变,不食而卒。

陆游玄孙天骐于厓山抗元战役中蹈海死。

……

这些都不负陆游爱国之诗教育的结果。

4、师述:面对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5、结课:

○设问:在今天,我们学习《示儿》这首诗有什么意义?

○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

○只有象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一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

附网友评:

我谈谈我的看法,不一定合适,仅供参考:

1.古代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是读读背背,即读熟了,背会了,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很大一部分了,因为我们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靠什么呢,靠的是诵读,要做到熟读称诵,但是从你的设计来看你让学生读得不够充分。

2.关于作者等相关资料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查资料,课内汇报即可,这样效果更好。

3.你的拓展延伸到第三条即可,后面的我觉得就不必了。因为遗嘱是给家人的,和岳飞等恐怕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你要反映的是家人遵照遗嘱奋起抗金就可以了。

总之,你要把重点放在通过熟读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读得一定要充分,必须做到熟读称诵。

——新疆胡杨林

我觉得你让学生读得太少,因为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诗,其它的内容只是为了帮助学懂这首诗的,所以,不能把主次颠倒了。

昨天,外甥到我家来,说学了三首古诗,我让他读读,可是《游园不值》连作者一共才三十几个字,他就读错了三个字,说明老师在上课时根本就没有让他们多读,那讲了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要使学生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读来实现,当学生能满含悲愤地读出诗句时,你能说他们不懂吗?

你的设计,背景材料介绍得太多了。当然,背景的介绍利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有利于情境的设置,但这不是无限制的,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以诗句为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画画
春天来了
这样的我
他是谁
我的‘新朋友’
可爱的小鸡
我的拿手好戏
“啄木鸟”志愿者真棒
成长歌
五指兄弟
清明节
春天来了
可爱的“美美”
我忘记写作业
素质与形象
2011年大学生的入党申请报告
2011研究生入党申请书
农村大学生励志入党申请书
2011年2月份大学生的入党申请
劳动局工作人员的入党申请
11年大二学生入党申请书
大学毕业生工作之后的入党申请书
2011优秀入党申请书
11年优秀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优秀大学生入党申请书例文
参加工作后的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的书写格式
2011年大学新生入党申请书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1300字
当代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我国公共组织管理中的人员激励问题
关于商业秘密侵权的认定及民事法律救济问题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高的途径
城乡中小学音乐教学差异及对策
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价值取向与观念更新
小学音乐教育现状问题及改善措施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分析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有关问题
研究关于公共图书馆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构想
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
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居家护理的干预及效果
城市地下管网的现状与科学化管理
公司法规范与公司本质的适应
影响器乐在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因素
《那树》结构分析
《地下森林断想》习题精选
《那树》课文背景知识
《谈生命》变式朗读
初探对话教学-----教《那树》
《谈生命》教学设计
《那树》整体把握
《地下森林断想》的整合构想
《那树》内容提要
《那树》教学设计2
《那树》教学设计1
《谈生命》教学设计2
《那树》中心思想
《那树》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