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之四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之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5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之四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网络资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培养学生正确迅速输入文字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六年级的语文课文,这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问、探索的品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网络教学以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取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情入境

1、教师简介地表的分布情况,提问:蔚蓝色的海洋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2、学生回忆并概括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3、小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在望洋兴叹,这是为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认真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概括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

4、交流相机板书。

(三)利用网源,精读课文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到两个方面进行学习。要求:先读读课文内容,想想读懂了什么;在结合相关的网上资料学习,想想有还了解到哪些知识。

2、结合课文内容、网络提供的图片、文字、影片资料交流、谈体会,各抒己见。

(四)课外拓展,自主创新

1、学生学完了课文,在头脑中产生了保护海洋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动学生设计一条保护海洋的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

2、学生把设计的宣传口号输入BROG版块并在课堂上交流。

四、板书设计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开发矿产资源

向海洋索取食物

利用海水运动来发电

缓解干旱地区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手与笔
新学期的打算
我学会了诚实
有防震功能的高科技房子
我的小伙伴
心连心
玩儿得真开心
玩石头
稻草人的哭泣
有趣的纸环
小白鸽
奥运会闭幕式
校园秋景
炎热的夏天
耍猴
2012年3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2012年最新大学毕业生入党申请书
5月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2年大学生入党个人自传
2012年大二学生入党申请书
2012年3月公司员工入党申请书
2012年高二中学生入党申请书
春季新学期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大学生关于抗灾的入党申请书
5月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公司团员的入党申请书
2012年6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2012年6月中旬入党申请书
石油工人入党申请书
优秀共青团团员的入党申请书
惠远城的杨柳青人
微醺的黄昏(组诗)
妈妈下地去了
松鼠(外二章)
最后的俄罗斯手工列巴店
用疼来治愈疼痛
初到新疆琐忆
财政部:民办职业教育可免征土地及房屋契税
凝望浩渺的苍穹
叙事的真相与小说的力量
轻而易举将人性洞穿
小学语文命题探索
陈大毛偷了一枝笔
太阳照在九楼上
萤火虫喂养成一轮明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之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之二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之七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之二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之六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疑难解析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词语解释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之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之三
《金岳霖先生》精彩句段
《金岳霖先生》重点品析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之六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之四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之四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