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5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之四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网络资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培养学生正确迅速输入文字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六年级的语文课文,这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问、探索的品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网络教学以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取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情入境
1、教师简介地表的分布情况,提问:蔚蓝色的海洋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2、学生回忆并概括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3、小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在望洋兴叹,这是为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认真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概括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
4、交流相机板书。
(三)利用网源,精读课文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到两个方面进行学习。要求:先读读课文内容,想想读懂了什么;在结合相关的网上资料学习,想想有还了解到哪些知识。
2、结合课文内容、网络提供的图片、文字、影片资料交流、谈体会,各抒己见。
(四)课外拓展,自主创新
1、学生学完了课文,在头脑中产生了保护海洋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动学生设计一条保护海洋的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
2、学生把设计的宣传口号输入BROG版块并在课堂上交流。
四、板书设计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开发矿产资源
向海洋索取食物
利用海水运动来发电
缓解干旱地区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苦恼的星期天
- 变废为宝
- 小风车
- 心灵的精灵
- 蚂蚁和小鸟(寓言)
- 相山公园真是一个好地方
- 大象和仙人掌
- 猕猴桃
- 上学路上
- 我的自画像
- 海马
- 给姥爷喂鱼
- 一声谢谢的分量
- 风和雨
- 长大了我要当教师
- 商法的精神民法论文(1)
- 论日耳曼财产法团体主义特征民法论文(1)
- 论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的关系民法论文(1)
- 从诉权看民事诉讼启动主体的扩大民法论文(1)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问题研究民法论文(1)
- 遗嘱继承法律制度修正完善之我见民法论文(1)
- 婚前财产协议离我们有多远民法论文(1)
- 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研究民法论文(1)
- 对《企业破产法(试行)》的逐条评析(三)民法论文(1)
- 人身关系”流变考(上)民法论文(1)
- 对《企业破产法(试行)》的逐条评析(四)民法论文(1)
- 《民法通则》“诉讼时效”章之条文要旨与例示民法论文(1)
- 析劳动合同、雇佣合同和劳务合同关系民法论文(1)
- 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几点思考民法论文(1)
-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民法论文(1)
- 《古诗两首》
- 《我选我》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 《找春天》教学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 《雨点儿》第一课时
- 《风娃娃》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